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大宋文豪 > 第301章 《通其变使民不倦赋》

第301章 《通其变使民不倦赋》

天下英才如过江之鯽,茫茫多矣,但论写“通变”,又真有谁敢说能胜他陆北顾半筹呢?

陆北顾深吸一口气,压下几乎要溢出胸膛的激动,努力让神情恢復平静.不能得意忘形,更不能有丝毫轻忽。

题目虽適合他,但考场如战场,一丝一毫的差错都可能前功尽弃。

他必须確保这篇赋的每一个字都准確无误,每一处对仗都工整无瑕,每一处用典都精当贴切。

在构思之后,陆北顾写下。

“《通其变使民不倦赋》

道有常而法无常,民趋利以忘倦。圣王观象以裁成,因时而通变。盖器穷於久敝,则巧生於自然;利导於日新,故欢兴於胥见。昔者茹毛饮血,巢居穴处。燧人钻木,启炎上之明;有巢构庐,祛风雨之惧。斯皆穷则思通,变而能虑。非神化之独运,实民生之有豫。

观夫上古之民,朴略未析。网罟未施,则禽鱼或逸;耒耜未作,则稼穡难植。圣人通其智虑,物乃效其功用。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济川之利始宏;服牛乘马,引重致远,筋骸之劳始息。日中为市,致天下之货財;弧矢威行,慑四方之反侧。此皆变隨势易,功与世极,使蠢蠢者乐其利而不知,熙熙者安其业而弗用。

若夫时移世异,法久弊滋。结绳之政既厌,书契之文是垂。穴处病其卑湿,宫室以之巍巍;污樽耻其简陋,籩豆以之离离。民知草昧之难久,故趋文采之可怡。无非圣人通权达变,顺其所欲;百姓日就月將,乐於有为。观《易》之『革』言去故,『鼎』取新焉;察《书》之『畴』陈常道,用敷锡之。倦怠不生,胥此道基。

至如三代迭兴,损益殊轨。夏尚忠而商尚质,周尚文而各臻美。或乘轩而化被,或铸鼎而象纪。其器虽异,便民则同;其法不同,適时则伟。故大輅椎轮,非谓今不如古;昆池劫火,焉知后不迈前?泥古者昧时宜,如王莽之復井田,徒滋扰攘;趋新者贵適用,若蔡伦之易简牘,遂广流传。是知制治贵乎达权,利民期於尽善。

嗟乎!天行不息,地道无疆。寒暑推迁而成岁,江河奔注以朝洋。圣人法天,故通变而不滯;百姓乐化,故趋事而如狂。器惟求乎利用,法必协乎时康。变苟宜乎今俗,虽异古而奚伤?神而化之,鼓舞尽神之妙;推而行之,勉励不倦之方。永绥兆姓,咸仰耿光!”

陆北顾思绪如江河奔涌,笔端似有神助。

在他的笔下,燧人钻木、有巢构庐的远古图景重现;刳木为舟、服牛乘马的文明创举跃然纸上;三代尚忠、尚质、尚文的歷史变迁;王莽泥古的徒劳、蔡伦创新的功绩一个个典故,在限韵的框架下,被精准地安放在它们应有的位置,构成一幅宏大的“通变便民”歷史画卷。

当最后四个字“咸仰耿光”在草稿纸上落定,陆北顾只觉得强大的掌控感充盈心间。

整篇赋文,六百余字,从破题到收束,一气呵成,毫釐不爽!

更是紧扣“通变便民”核心,层层递进,首段总论“变”之必要,二段铺陈上古圣人制器利民的“通变”实例,三段论述“变”乃顺应民心、时代所需,四段以歷史典故正反论证“通变”与“泥古”之得失,末段升华,以天道运行不息类比圣人通变不息,点明“通变”是使民“勉励不倦”的根本,呼应开头,收束全篇。

通篇以四六駢文为主,句式工整,其用韵之精准、对仗之精严、用典之贴切、义理之层层递进,皆是他此刻所能达到的极致。

陆北顾放下笔,活动了一下因专注而有些僵硬的指关节,將草稿纸从头至尾,逐字逐句、逐韵逐典地仔细核对。

確认无误后,这才重新拿起笔,蘸满新墨,神色肃然地开始往正式的考卷上誊抄。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两界:魔修误入领主世界 射雕:从被逐出桃花岛开始 关于曹操重生成皇叔的那些事 斗罗:龙王之神明哀歌 芙莉莲:开局支配阿乌拉 女侠,听我解释 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韩城:我与未来有扇门 佣兵战纪 洞玄灵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