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辉所在的审讯室:
o记的王翠萍坐在罗辉对面,桌上摊着那张刚从包厢搜出的巨额支票复印件,以及罗辉手下几个“反水”亲信的初步口供记录。罗辉双手被铐在椅背上,面无表情,冷冷地盯着王翠萍。
“罗辉,人赃并获!支票就在你和怡和置地经理面前搜出来的!你的手下也指认了你多次受怡和指使,指挥和盛和成员对竞争对手进行威胁、破坏甚至伤人!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话说?”
罗辉嘴角扯出一个极其微小的弧度:“王督察,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支票?谁看到是我拿出来的?也许是别人掉的,我刚好捡到看看呢?至于我的手下……”他嗤笑一声,“他们被你们抓了,为了减刑或者保命,什么话不敢说?屈打成招还是威逼利诱?这种证词,上了法庭法官会信吗?我要见我的律师,我的律师没来之前,我一个字都不会多说。你们o记办案,也得讲规矩吧?”
几人暂时没审问出结果,就带人离开了审讯室,出来和奥利安碰了个头,讨论的结果一致觉得要改变审讯策略,之前太温柔了,证据这么全还能让他们出去那就是对警队的羞辱了。
一个小时后,休息够的几个人再次进入了审讯室。
罗辉所在的审讯室:
王翠萍没有再多问一句关于支票或指令的问题。她只是将一份厚厚的文件夹“啪”地一声摔在罗辉面前的桌面上,文件夹的标签上清晰地写着“证人a(大头强)陈述实录”。
“罗辉,你手下那个管账的心腹,外号‘算盘仔’的,真名李国栋。”王翠萍的声音冰冷如刀,“他为了争取减刑,把你这十年来指挥和盛和替怡和做的‘脏活’,时间、地点、目标、参与人员、金额、甚至你每次下达指令时的原话……事无巨细,全都吐出来了!”
她随手翻开一页,念道:“‘去年七月,辉爷在九龙塘茶室亲口对我说:‘怡和置地那个姓张的项目经理不识相,找几个人去他的工地放把小火,别烧大了,吓吓他,让他知道香江的地不是谁都能碰的。’……啧啧,时间、地点、人物、指令,清清楚楚。对了,他还说,你每次收钱,都喜欢用那种瑞士产的防水记事本记一笔,那本子就在你书房保险柜第三层的夹层里吧?要不要我现在就派人去取来对对?”
罗辉那一直古井无波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波动!
“算盘仔”李国栋是他最信任的心腹之一,掌握着他太多核心秘密!如果连他都……这份口供的详实程度远超他的想象,甚至包含了一些只有他和“算盘仔”才知道的细节!这绝不是警方凭空捏造能编出来的!一股彻骨的寒意瞬间从脊椎窜上头顶。
“不可能!阿栋他……”罗辉下意识地反驳。
“不可能?”王翠萍冷笑一声,又翻开另一页,“那这个呢?”
“前年年底,怡和航运仓库丢了批货,辉爷让我们故意放风说是和盛和干的,然后他亲自带人去查,找到线索指向竞争对手四海帮,借此挑起两边火拼,最后怡和出面调停,顺手低价吞了四海帮的地盘。罗辉,你这‘师爷’当得可真够‘称职’啊!这些事,你猜猜法官和陪审团听了会怎么想?”
王翠萍念出的每一件事,都是罗辉精心策划、自以为天衣无缝的得意之作!
而“算盘仔”的背叛,意味着他整个犯罪网络的核心被彻底洞穿!
那份详实到令人发指的口供,他赖以生存的“小心”和“谨慎”,在铁证和核心心腹的背叛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罗辉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
刘昌审讯室:
商业罪案调查科的督察换了一种方式。
他不再纠缠于那些现金和账本,而是拿出了一迭照片,一张张摊开在刘昌面前。
照片的主角不是刘昌,而是他的情妇——一个二十出岁的年轻女人,背景是海上的游艇、巴黎埃菲尔铁塔、东京雪山……照片上的她笑容灿烂,满身名牌。
“刘sir,你的这位红颜知己,生活真是多姿多彩啊。”督察的语气带着一丝玩味,“我们查过了,她名下没有任何资产,也没有正式工作。那么问题来了,她这些环球旅行、奢侈品消费的钱,是哪里来的?天上掉下来的?”
我怎么知道!”
“不知道么?”督察嗤笑一声,又拿出一份银行流水单,上面清晰地显示着刘昌的几个隐秘账户向一个海外离岸账户多次转账的记录,而那个离岸账户的开户人,正是这位情妇的母亲!
“刘sir,你这位朋友的母亲,可真是生财有道啊!一个普通的工人,突然拥有了多栋唐楼当起了包租婆,银行账户里躺了几百万港币的资产?你说,廉政公署(icac)成立在即,会不会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当这些财富的来源,和你这位警队‘钱袋子’的异常资金流动高度吻合的时候?”
督察的声音陡然转厉:“刘昌!你很清楚icac成立意味着什么!现在只是我们商业罪案在查你贪腐!如果icac介入,他们查的可就不仅仅是钱了!你这些年经手的那些特殊采购,那些被你压下去的涉及和盛和的案子,还有你向上级孝敬的渠道……你觉得,icac会放过这些吗?你是想等icac成立后,被他们当成第一只儆猴的鸡,还是现在跟我们合作,争取一个相对不那么难看的结果?至少,我们只查钱!icac来了,查的可是你整个人生!”
“icac”三个字如同惊雷在刘昌耳边炸响!
他太清楚这个即将成立的独立反贪机构的威力了!
警队内部早已风声鹤唳!他这些年做的那些事,经不起icac那种刨根问底的查法!
商业罪案查贪腐,或许还能用“行业潜规则”搪塞,但icac的目标就是他们这些蛀虫!
督察的话精准地击中了他内心最深处的恐惧——他不仅会身败名裂,更可能成为新机构祭旗的首个牺牲品!
刘昌肥胖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脸上早已没有了之前的嚣张。
陈年审讯室:
重案组负责审讯的资深督察没有和陈年纠缠法律条文。
他只是面无表情地将一份文件推到陈年面前。
那不是拘捕令,也不是证据清单,而是一份精心准备的新闻通稿草稿,标题触目惊心:《立法局议员陈年涉黑贪腐,警方掌握铁证!疑为怡和集团地下代言人!》
通稿内容极其详尽,不仅列出了陈年收受怡和贿赂的关键证据(银行流水、录音片段摘要),更将他多年来利用议员身份为和盛和等社团提供庇护、打压竞争对手的几桩典型事件写得绘声绘色,甚至点明了他与罗辉、刘昌之间的隐秘联系。
通稿末尾还附注:“本报已获得警方独家授权,将于明晨头版头条刊发此重磅调查报道,并同步公布关键证据副本。”
“陈议员,你的律师到了,你可以要求我们放人。程序上,我们或许不得不暂时妥协。但是,这份通稿,以及我们掌握的所有证据副本,会在你踏出警署大门的那一刻,准时送到《星岛日报》、《明报》、《南华早报》等所有主流媒体总编的办公桌上。同时,我们也会将完整证据链提交给律政司和立法局纪律委员会。你觉得,在铺天盖地的舆论声讨和确凿的罪证面前,你的议员豁免权还能保护你多久?你背后的人,是选择壮士断腕保住怡和的名声,还是继续保你这个已经臭不可闻的‘代言人’?”
陈年看着那份通稿,脸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
他比谁都清楚舆论的力量!一旦这些丑闻被公之于众,他的政治生命将瞬间终结,甚至面临比牢狱之灾更可怕的社死!
律师可以帮他走出警署,但绝对堵不住悠悠众口,更挡不住汹涌的民意和同僚的落井下石!
怡和?在自身难保的时候,第一个切割的就是他这种“白手套”!督察的话,彻底击碎了他最后的侥幸和依仗。他仿佛看到了自己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的凄惨下场,
他颓然瘫坐在椅子上,眼神涣散,嘴唇哆嗦着,再也说不出要求见律师的话。
临时指挥中心:
通讯器里传来的不再是僵持的汇报,而是振奋人心的突破!
“o记报告!罗辉心理防线崩溃,开始交代!要求签署认罪协议,指认怡和置地高层!”
“商业罪案报告!刘昌精神崩溃,痛哭流涕,要求转做污点证人!愿意交代所有贪污网络及向上输送利益渠道!”
“重案组报告!陈年放弃抵抗,要求见主控官!愿意配合调查,换取不公开部分案情细节!”
奥利安一直高度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心理战,攻心为上!他们赌对了!这三个看似坚不可摧的堡垒,在精准打击其最脆弱的核心恐惧(心腹背叛/icac审判/舆论社死)后,瞬间土崩瓦解!
今天要是没有结果,他们后面会很难做,上面可不会轻易放过他们这些警队的激进分子,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
他拿起那个标记着“威廉”的档案袋,轻轻摩挲着封口。
风暴的第一波高潮已经到来,陈年、刘昌、罗辉落网并招供的消息即将引爆全港。
然后接下来就是等待他发酵,看看什么人还会跳出来,正好赤柱里面缺少踩缝纫机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