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凯旋迴国
首都机场t3航站楼。
二月的风透过玻璃幕墙涌入大厅,抵达口早已挤满了人。
横幅、鲜、镁光灯交织在一起。
“託了你们的光.”张艺某见这个阵仗,噙笑道。
“张导,准確来说,应该是吴导的光!”
王泉安脸带笑意,眼里带著一丝感慨。
上一次《图雅的婚事》捧回金熊,接机祝贺固然不小,但绝对没有这样排场。
此刻,不仅总局派出联络组,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电影报齐聚现场;
还有十数家门户网站开著摄影机,实时更新。
更有早早赶到的粉丝举著“祝贺《1939》”的横幅,被保安维持著秩序。
“吴宸导演,请看这边!”
“张艺谋导演,请看这边!”
“.”
此起彼伏的声音夹杂著闪光灯的声音不断。
到达厅里临时搭起採访区,背景板印著“第六十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代表团凯旋”。
央视记者第一个递上话筒:
“吴导,恭喜您!金熊奖和银熊奖双双入手,您当时听到结果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吴宸略停片刻,语气平稳:
“意外,也荣幸。六十周年的柏林留下了中国影像,这不仅是我个人的收穫,更是中国电影的时刻。”
电影报记者紧跟著问:“作为最年轻的双熊导演,您如何看待外界称您为『中国电影的新旗帜』?”
“称號不重要,电影本身更重要。希望观眾能通过《1939》,记住那个年代,也记住先辈们的勇气”
吴宸的回覆就很平稳,採访区气氛持续升温。
官媒的人都很懂,在採访吴宸几个问题后,顺势把话筒递向了另外两位在场的重量级人物——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评,以及八一电影製片厂厂长明振江。
“韩董,中影是《1939》的投资方之一。请问当初是什么打动了您,让您决定支持这样一部作品?”
韩三评本来咧嘴开怀大笑,此时微微收敛的神色:
“对於国產影片中影一贯是大力支持的,在得知吴宸说要拍这么一部影片的时候,我的第一想法就是,说什么也得拍出来,不管怎么艰难”
附近的媒体们记者脸色就很精彩。
尼玛,吴宸的影片,换其他製片公司,那也是抢著脑袋跟著上啊
“明厂长,八一作为影片的联合出品方,为什么会选择《1939》?在创作过程中,八一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明振江则是爽朗一笑,声音洪亮:
“八一歷来拍摄军事、战爭题材,在得知吴导要从传令兵的角度切入,说实话我们都大吃一惊,这个角度鲜少有导演去拍摄,但我们一致认为吴导这份创新难能可贵,歷史需要铭记他们.
我们协助吴导提供了大量歷史资料与顾问支持,这是八一的职责,也是八一的光荣。”
台下记者频频点头,又问及上映时间。
这个问题颇为重要,记者们都抬起头看向几人。
“初定四月下旬,应该会是五一档.”
《团圆》和《三枪》剧组也被多次提问,此时现场工作人员得到局里联络员手势,上前適时打断:
“时间有限,后续採访请大家各自协调安排。”
隨著三大剧组缓缓步出大厅,消息已经快速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