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的10月。
陈光良携长子陈文杰,驱车来到北角的殯仪馆。
此时殯仪馆的外面,匯聚著大量的市民和记者,他们都是来参加『一代巨商』刘鸿生的葬礼。
刘鸿生的葬礼虽然没有当年杜月笙的规模庞大,当时是3000名市民前来送葬,但刘鸿生的逝世也是港岛的一大新闻,送葬规模也是非常庞大,需要jc维持著北角这边的秩序。
算起来,刘鸿生是『刘氏家族』的第三代,晚清时,刘家第一代移民刘维忠在沪市租界经营娱乐业,为刘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第二代刘贤喜出任招商局的轮船买办,家境尚属於小康。以刘鸿生和刘吉生为代表的第三代,在刘家创业史上写下了最辉煌的一笔,煤炭大王、火柴大王、毛纺大王、水泥大王等於一身的“企业大王”刘鸿生,使刘家成了沪市屈指可数的豪门望族。
陈光良、陈文杰一前一后走进殯仪馆,引起不少人的骚动。
“陈先生也来了”
“那是自然,陈先生和刘鸿生先生既是同乡,也同是沪市的豪门望族,据说也是朋友,岂会不来送最后一程。”
“说起沪市的豪门望族,如今这香港也成为他们的天下,粤籍商人不如他们啊!”
“主要是有陈光良先生撑起沪籍商人的大旗,那粤籍商人自然不可能超过。陈氏家族在金融、航运、地產、工业,都是香港华资的龙头,强大的让人窒息,比英资都更胜出。”
“是啊,这一波航运高峰,听说环球集团就赚了8000万美金,滙丰都不得不眼巴巴的凑上去,寻求合作。”
陈光良来到室內,看了好友最后一眼,隨即行礼。
他和刘鸿生算不是知心的好友,但却有一种强者之间的默契,为此,陈光良甚至指点刘鸿生,来到香港发展。
如今的刘鸿生一家,大部分的子女都在香港发展,仅一两个已经加入阵营的,留在內地。
“节哀”
“多谢陈先生,谢谢你能送大哥最后一程。”
刘吉生站在家属前首,带领家族向陈光良鞠躬致谢。
他主动说道:“大哥最后时刻,还说陈先生是我们刘家的恩人。”
陈光良感嘆道:“刘先生是我的至交好友啊,一辈子为国家的实业而奋斗,歷史是不会忘记他的。”
没有晚清民国的资本家,又何来一个国家的实业脊樑。当年的民族资本和外资较量,每一次胜利都来之不易。
就算四十年代末,这些资本家很多都离开家乡,但他们依旧给国家留下了技术人材、熟练工人、以及工业的底蕴和基础。
纺织业、化学工业、航运、食品.更不要说,『船王』卢作孚回国,『冠生园』老板冼冠生留在沪市、『天厨味精』老板吴蕴初留下、『永安集团』掌门人郭琳爽也留下了.
隨后。
陈光良、陈文杰参加了葬礼,送好友最后一程。
参加刘鸿生的葬礼后,陈光良和方椒伯、谢蘅窗等一眾沪市好友,也来到香格里拉酒店坐一坐。
其实,包括刘鸿生在內的沪市来港的老资格商人,事业发展得並不算很顺利。
刘鸿生来到香港后,投资了毛纺厂、火柴厂、航运等產业,其中毛纺厂的业务做的一般,以后都未必做得过后起之秀曹光彪。至於火柴厂,主要是刘吉生的產业;最后便是航运,目前也仅一两艘船的船东,而且刘鸿生一家捲入在朝战时支援北方,因此被美国列为『禁令人物』。
综合来看,刘鸿生家族的后人,预计也和荣宗敬的后人,在香港將来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十亿富翁,甚至是百亿富翁,但不会有太大的成就。
而像方椒伯、谢蘅窗等人,更是只能投资一些小事业和物业,在香港做做寓公而已。
方椒伯品尝著香格里拉酒店的点心,仿佛回到上~海滩的那个时候,感嘆的说道:“香格里拉酒店变了,也没有变。保留的这些上~海滩特色,是我们这些人的精神寄託啊!”
此时的香格里拉酒店,和对岸的半岛酒店齐名,在海外的影响力都非常大。而香格里拉酒店在现代化经营的同时,也保留了沪市的一些特色,本帮菜和寧波菜都有专属的餐厅,毕竟地盘够大。
陈光良笑道:“该放下那种精神寄託了,我们现在是香港人,应该有一种归属感和责任感。香港必將成为下一个沪市,甚至超越沪市,和伦敦、纽约齐名的城市。看到那些工厂的工人,我忍不住想,『香港人』这三个字的含义,刻苦耐劳、勤奋拼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精神。大家如果依旧不把香港当成家,那香港也会让你们的后人少一份財富的。”
此言一出,大家都精神一震。
这位寧波商人、沪市商人、香港商人的『领袖』,可谓一向是金玉良缘,同时也很照顾同乡。
方椒伯说道:“有道理,是我们一时还没有转变观念。我们这一辈倒是无所谓,只是影响到后人。”
谢蘅窗等人也点点头。
这一波工业浪潮中,沪籍商人(含寧波商人)受益最大。
如今香港的工业產值,大概超过前世同期的15~20%,以至於这一波地產,目前还能保持著『维持』状態,估计明年才会崩盘。
隨后,方椒伯作为寧波商会的会长,实际上也是陈光良的『代表』,他讲述起来:
“在这一波塑胶的中,我们寧波商会的会员,大概有150家进入这一行业,占香港的40%假髮產业中的300工厂主,也有35%是我们寧波商会的会员当然,还有航运方面.”
眾人听得忍不住惊嘆,更是佩服陈光良这个寧波商会的领袖,硬生生在香港打造了『寧波財团』。
陈光良闻言后,说道:“以后,我不会再如此偏袒寧波同乡了,毕竟我现在要的是『香港人』概念。而且我们须知,硕大无朋的道理。”
在塑胶、假髮,甚至是前面的航运、纺织等產业,陈光良確实优先照顾了寧波同乡。
那些潮汕商人虽然厉害,但毕竟少了先机,再加上经验,自然在这些產业落后不少。
方椒伯点点头,说道:“嗯”
他完全是陈光良的『管家』,当然也得益不少,包括让他一家继续来港富贵,以及他也参与了一些工厂投资,保证了他们来港后,还能有些收入来源,不用坐吃山空。
陈光良来到北角的『维他奶工厂』视察工作。
维他奶,从生產玻璃瓶装的豆奶开始,陆续又拓展到豆奶粉、大白兔奶、果汁系列,如今再次拓展至『康师傅』方便麵、红牛功能性饮料。
可谓一步一个脚印,走的非常的踏实。
陈光良来到研发室,维他奶总经理陈志兴陪同在一旁,这里是研发方便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