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粒子大厦终建成!标准模型惊天下!大道六十二!引力子遁其一!
盖尔曼提出的夸克模型,解释了纷繁复杂的强子类型。
而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质子等强子确实有更细的结构。
于是,夸克理论逐渐被接受,成为共识。
但是很快,物理学家们的信仰又开始发热了。
比如,大佬格拉肖说:
“大家看哈。”
“轻子有四种,电子和电子中微子,μ子和μ子中微子。”
“但是夸克却只有三种,也不对称啊!”(反夸克不算)
“夸克应该有四种!”
格拉肖甚至还直接将第四夸克命名为【粲夸克c】。
这个粲对应的英文意思是对称。
即它完全是来源于人类对于宇宙对称美感的追求。
但光提出没用啊,我也可以说存在第18夸克:龙夸克。
找到证据才行。
就因为这种纯粹的信仰,不少物理学家开始了寻找第四夸克之路。
1974年11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领导的研究团队正式宣布,他们在用质子撞击质子的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名为【j粒子】。
与此同时,另一个研究团队利用正负电子对撞,也发现了同样的粒子,并命名为【Ψ粒子】。
所以,这个粒子就被称为【j/Ψ粒子】。
通过对j/Ψ粒子的研究发现,这个粒子的性质非常奇特,寿命跟理论预测的很不一样。
(通过不确定性原理可以计算出粒子的寿命。)
现有的三夸克模型无法解释这个寿命问题。
于是乎,格拉肖提出的第四夸克发挥作用了。
有了粲夸克后,四夸克模型就能很精确地解释j/Ψ粒子的寿命问题。
而且粲夸克还能和另外三种夸克组成新的强子。
物理学家从理论上就能对这些新强子的质量、量子数等作出预测。
然后再通过粒子对撞机实验,寻找到这些新粒子。
最后,反过来验证夸克模型的正确性。
这就是粒子对撞机的重要作用。
在当时那个年代,它绝对是整个物理学领域最重要的仪器。
而对撞实验也堪称是物理学最后的盛宴!
后来杨振宁为什么不建议华夏再建对撞机呢?
就是因为他觉得该预测的粒子已经都被找到了,再撞也撞不出什么东西了。
这才是那场惊天辩论的核心。
再回来。
丁肇中也因此获得了1976年的物理诺奖。
他的发现直接导致了第四夸克的成型。
这时候,以量子场论为核心的理论物理同样在飞速发展。
那些理论大佬从理论上证明:夸克应该存在六种,即夸克有六种【味】。
得!
理论大佬一张嘴,实验大佬跑断腿。
于是乎,粒子物理学又开始热闹了。
无数实验物理学家开始寻找第五第六夸克的证据。
方法也很简单,继续寻找新的粒子。
如果发现一个粒子无法用现有的四夸克解释,那就说明存在第五夸克。
1977年,美国物理学家莱德曼领导的研究小组,又发现了一种新粒子,命名为【y粒子】。
现有的四夸克理论又解释不了y粒子的奇特现象了。
于是,第五夸克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它就是【底夸克b】。
既然第五夸克是底夸克,那么第六夸克对称命名就是【顶夸克t】了。
底夸克被发现以后,直到20多年后的1995年,顶夸克才被发现。
至此,六种夸克全部找到:上、下、奇、粲、底、顶。
这时,又发生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前面说,当时的理论大佬已经从理论上预言了六种夸克。
当第五夸克底夸克被找到的时候,所有人都坚信第六夸克肯定存在。
这时候,另一批研究轻子的物理学家又有想法了。
“既然夸克有六种,那么轻子也应该有六种。”
“现有的轻子只有四种,说明还存在两种。”
由此可以看出,物理学家对于美和对称看的有多重。
于是乎,有人开始寻找第五和第六轻子。
按照规律来看,这应该是一对类似电子和电子中微子的粒子。
1979年,美国物理学家马丁佩尔在正负电子对撞实验中,找到了一个新的粒子。
他将其命名为【陶子】t子,对应的中微子就是【陶子中微子】。
至此,六种轻子也全部被找到了。
此刻,粒子物理学终于展现出其震撼的一面。
整个宇宙中所有的物质粒子,全部都是由夸克和轻子组成。
物理学家按照粒子的重量,把夸克和轻子分成了三代:
第一代夸克:上夸克、下夸克;第一代轻子:电子、电子中微子。
第二代夸克:奇夸克、粲夸克;第二代轻子:μ子、μ子中微子。
第三代夸克:底夸克、顶夸克;第三代轻子:t子、t子中微子。
可以看出,我们的物质世界(指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原子世界),是由第一代基本粒子构成的。
(奇粲底顶夸克虽然也组成强子物质,但极短时间就会衰变成上下夸克,不是物质世界主流。)
第二代和第三代相比第一代,只有质量变得更大,没有其它任何差异。
以电子质量为例,μ子是电子的约200倍,t子是电子的约3000倍(非常重)。
所以,物理学家们非常纳闷:
“宇宙的底层物质代码,为什么要有三个版本?”
“难道是造物主在创造的时候,不小心造成的bug?”
总之,目前为止,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这里,还要补充一个知识。
夸克的【味】就是指夸克的六种类型,所谓夸克有六种味。
此外,夸克还有一种量子性质,名为【色】,简单理解就是类似电荷那样的性质。
每种味的夸克都有三种不同的色。
因此,夸克的种类一共就是6*3=18种。
再加上对应的反夸克,夸克粒子一共有18*2=36种。
而轻子有六种,加上反轻子,一共是6*2=12种。
前面说过,费米子是组成物质的粒子,而玻色子是传递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粒子。
因此,我们的宇宙,费米子的种类一共是48种。
这些费米子就像元素周期表中的不同元素一样,通过各种排列组合,形成了万物。
而在众人如火如荼地寻找夸克和轻子的时候,关于玻色子的研究也在同时进行。
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玻色子是光子,这没什么说的。
紧接着,格拉肖等人在研究电弱统一理论时,从理论上提出了w玻色子和z玻色子。
其中w玻色子又分为w+和w-两种玻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