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蒙驁出招,压力测试
天下之爭,非独兵戈之利,亦在耳目之先。
秦国之斥候、细作,经商君变法以来百年之淬链,其效率与渗透能力,远非六国所能比擬。
赵燕、韩楚四国主力分兵之事,在拔营的当天黄昏,相关情报便已化作作一卷帛书,越过重重封锁,於当日便被送达至秦军主帅蒙驁的帅案之上。
年近甲的蒙驁鬚髮皆白,然一双虎目却依旧锐利如鹰。
他手持薄薄的帛书,却並未因合纵军分兵的消息而有半分喜色,更未轻举妄动。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慎也。
他率二十余万大军深入魏境,四面皆敌。
大军之粮草輜重,全凭身后黄河水道,日夜不息地从关中运来。
此乃秦军之命脉所在!
若是他此刻按捺不住心中的战意,轻举妄动,一旦被敌军抓住破绽,截断了黄河水道,绝了粮草……
莫说他手上这二三十万大军,便是百万之眾,亦不过是坐以待毙的瓮中之鱉罢了。
作为曾经的武安君副將,蒙驁曾深度参与了震惊古今的长平之战。
赵军被绝粮四十六日后,数十万大军从最初的誓死不降,到后来的人相食、骨为柴,最终束手就擒、引颈就戮的惨烈场景,至今仍深深刻在他的记忆之中。
让他对“粮草”二字,抱有近乎偏执的敬畏。
故而,即便得知了敌军主力分兵,他也只是不动声色地將情报压下,任由对方离去。
同时加派更多斥候,不惜一切代价,探明敌军的真实动向与濮阳周边的一切地形细节。
此后三日,秦军与合纵军主力虽未有直接交锋,但双方斥候的搏杀却已进入白热化。
在濮阳周遭的原野、林地、河谷之中,每一刻都有无声的死斗在上演。
箭矢破空,短兵相接,鲜血浸染了清晨的露水,尸身沉入了冰冷的河泥。
短短三日,双方折损於斥候战中的士卒,已逾千人。
其伤亡之惨烈,堪比一场小型攻防战。
……
三日后,宿胥口,秦军中军大帐。
蒙驁指尖缓缓划过舆图,將斥候们用性命换来的一份份情报,逐一在舆图上找到了对应的位置。
“诱敌之计么……或许是,或许不是。”
“但,无论其如何算计,赵燕韩楚四国之兵,如今確已离濮阳百里之遥。即便此刻回防,急行军亦需三日。且疲兵奔袭,正予我以逸待劳、伏击打援之机。”
千般谋略,万般计谋,都是需要由人去执行的。
不管敌军如何算计,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
盘踞於濮阳的合纵军,兵力已然折半,仅余二十万。秦军对其,已无人数上的劣势。
蒙驁想起了,吕不韦让他找到一个合適机会抽身而退,撤军回秦的事。
却又想到自己已经年近六旬,且征战多年,大大小小战役数百场,体內暗伤,纵使已是天人宗师,亦难以压制。
老將迟暮,他能在战场上驰骋的时间不多了。
蒙驁缓缓闭上双目,沉吟了片刻。当再次睁开时,浑浊老眼中,已只剩下冰冷的杀伐之气。
“来人!升帐!召集诸位將官,前来听命!”
“呜——”
沉闷號角,响彻整个秦军大营。
一道道身披重甲的身影,从各自的营帐中疾步而出,带著一股肃杀之气,向中军大帐匯聚。
只片刻间,帅帐內,便已是甲冑林立,杀气腾腾。
一眾秦军高级將领,分列两侧,屏息凝神,等待著主帅军令。
帅案之后,蒙驁虎目环视,不怒自威。
“眾將听令!”
“唰!”
一眾秦將,瞬间从坐席上霍然站起,甲叶碰撞之声,鏗鏘有力。
蒙驁的虎目环视一周,最终,还是定格在了那个隨自己南征北战,打了半辈子仗的儿子身上。
“蒙武!”
“在!”
与蒙驁有七分相似的中年將领,大步出列,单膝跪地,声如洪钟。
“你,依旧为先锋大將!率汝本部三万锐士,即刻出宿胥口,沿黄河北上,直击平阳!此战,务必拿下合纵军前营阵地!”
蒙驁的语气陡然一厉,杀气毕露。
“此战,若再败,斩!”
这道军令,冷酷无情,丝毫没有因为对方是自己的儿子,而有半分的犹豫与回护。
“若不能攻下平阳,末將,提头来见!”
蒙武重重叩首,上前,双手接过代表著先锋之职的令箭。
他早已习惯了父亲的这种方式。
也正是这份近乎不近人情的执法无亲,才让蒙驁麾下的骄兵悍將,无一人敢心生懈怠。
对亲子尚且委以最艰难的先锋重任,败则以死论处,没有半点转圜余地。
他们这些外姓將领,谁又敢阳奉阴违,玩忽职守?
蒙驁的目光隨即移向一名年轻將领,人虽年轻,立於一眾宿將之中,气度却丝毫不弱。
“王翦!”
“末將在!”
王翦出列,身姿挺拔如松。
“我给你两万精兵,可能收復酸枣,进逼阳武?”
蒙驁的声音似是缓和了些许,不似对蒙武那般冷硬如冰。
王翦沉吟了一番。
他因前一战守城有功,被大將军破格提拔,得以免去数年军功积累,以如此年纪便能入中军大帐,参与军机。
此刻,正是他最需要军功来稳固地位,堵住悠悠之口的关键之时。
此令,是信任,是机遇,亦是考验。
进,则一飞冲天,有望成为下一代的秦军大將。
退,则锐气尽丧,再难有出头之日。
不过瞬息之间,王翦已做出抉择:
“十日!十日之內,末將必破酸枣!”
蒙驁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而是將目光移向了另一位秦將。
“杨端和!”
“在!”
杨端和出列,动作乾脆利落。
他与蒙武一般年纪,皆已过了而立之年,是久经沙场考验的成熟將领。
“你率军一万,渡过濮水,给本將攻下蒲坂、首垣!从左翼撕开联军的防线,反向包抄濮阳!”
“唯!”
“张唐!”
“在!”
“你率军三万,待杨端和打开渡河通道之后,即刻跟进,后续渡河接应!”
“唯!”
“其余诸將,隨本將率十五万大军,坐镇中枢,为三路先锋之后盾,全线前压!不得有误!”
“唯!!”
眾將齐步上前,各自领命,眼中战意如火。
“咚——咚——咚——”
战鼓如雷,號角若龙吟。
一个个在后世史书上留下赫赫威名的秦之良將,各自手持令箭,奔赴营中。
沉寂月余的秦军大营,如同一头被唤醒的战爭巨兽,剎那间甦醒!
无数黑旗迎风招展,如林长戟反射森冷寒光。
这是蒙驁的再一次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