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又不是不认可南华大专院校的学歷,指不定南华大专院校的学歷还更吃香!”
武志不爽道:“要是復读一两年就能考上心仪大学,也算可以!”
“可若是需要復读五六七八年,最后考上的大学或者大专还不怎么样,那就倒霉了!”
说到这里,冷笑道:“那些偏科严重的学生,有些是真的对某些学科提不起丁点兴趣!”
“特別是农村学生,本身学习英语的环境就很差,甚至可能老师的水平都不过关,要他们如何提升?”
事实上,他对这些年,京城出现的出国热,以及英语热並不感冒。
“確实,去南华读书是个不错路子!”
书记跟著附和,这点他也不得不认可。
南华和国內的关係极为亲密,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
得到了国內的允许,南华那边的大专院校,还有职业技术学院,很早就能从国內招生。
事实上,那边的大学生和大专生,还有中专生回到国內,都很受重视。
等国內恢復高考,南华依旧能从国內招生。
只是,他们改变了策略,儘量不和国內的大专院校抢夺优质生源。
南华那边的大专院校,招收的大都是数理方面的偏科应届毕业生。
也就是说,他们招生的目標,大部分都是国內的高考落榜生,和国內的大专院校基本没有竞爭关係。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高三学生本身偏科严重,而且还是数理化偏科的话,最好就是报考南华那边的大专院校,基本上都能得到录取。
而国內,也认可南华大专院校的学歷!
事实上,南华大专院校培养的学生,在数理基础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確实相当突出。
同样的,南华大专院校的招生方向,对於国內广大农村学生,以及部分城市学生相当友好。
最大的特点,就是英语並非主课,高考也不考这个。
不过,等进入南华的大专院校后,第一个学年zz课以及华夏歷史课必须及格,不然就只能留级了。
可以这么说,南华每年在国內的招生人数,比国內的大专院校都多。
虽然大部分都留在南华工作,可小部分依旧回到国內,受到国家的重视。
也是如此,武志才对厂办高中校长心中不满。
不管厂办高中校长究竟是什么心思,他的所作所为妨碍到了不少学生的前途,这是武志万万都不能忍受的事情。
事实上,因为大儿子武爱国的缘故,他知道自己也达到了顶点,基本上已经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了。
所以,他一门心思都放在鼓楼机械厂身上。
可不想因为学校校长的某些心思,坏了工厂子弟的学业和前程。
要知道,就凭鼓楼机械厂子弟的名头,若是去了南华读大专院校,多多少少都能受到一点关照。
別的不说,能够提前一年半载进入工厂实习,毕业后不管是能力还是动手水平,放在国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之中,那也是相当优秀的人才了。
於是,就在高考前不久,鼓楼机械厂的厂办高中校长直接换人了,这事在机械厂內部没有掀起丝毫波澜。
不仅如此,高三年级又开始新的志愿报考,这次几位厂领导直接蹲守学校盯著,不给某些傢伙丝毫可趁之机,並且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只能说,有些人真的是恬不知耻!
嘴上说一套,背地里又是另一套,利用信息差坑学生,简直不当人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