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想要保住现在拥有的一切,他就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若是不小心从高处跌落,别说他自己会粉身碎骨,就连身边的妻妾也会遭遇苦难。
这世道下,有许多英雄豪杰曾位居显贵,却在一夕之间,家破人亡、妻女受辱……
“夫君,该去上值了吧?“符二娘仰头问道,眼中虽有不舍,却还是催促道:“别耽误了正事。”
李奕点点头,在她额头上轻轻一吻:“晚上我早些回来陪你用膳。”
……
清晨的汴京城笼罩在一层薄雾中。
李奕骑着马,沿着浚仪街向北行去,沿街的早市已经热闹起来,小贩们吆喝着叫卖货物,饭铺里冒出腾腾热气,裹挟着面食的香气扑面而来。
李奕勒了勒缰绳,让马儿放慢脚步,好避开那些挑着担子匆匆赶路的商贩。
相比于外城的杂乱无章,内城的布局还算合理。但人口密度却远高于外城,经年累月下来,城内的街巷同样狭窄逼仄。
然而内城想要改造的难度太大,不仅聚居着大量的达官显贵,还遍布着朝廷的衙署、仓房,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内城只在各处要道进行小范围的改建扩修。
李奕领着亲兵们一路向北,路过开封府衙一带的官署区,然后在岔路口东行、沿大路去皇城。
殿前司的衙署在大内西南边,距离政事堂和枢密院的官署不远,毗邻着皇帝寝居临朝的崇元殿。
等李奕到了衙署,禁军的一干武将都已等着了。
由于点检侍卫司的韩通太忙,扩建京城、疏通内外河流,等等事务都要他盯着。
所以侍卫司的日常军务也由李奕一并管着。
当然了,所谓点检更像是监督,并无资格调兵遣将。皇帝在离开东京之前,枢密院已经把各部的任务给安排好了。
大伙儿只需要按着章程办事,不出什么差错就行。
而到场的都是各部主将,最低一级也是军都指挥使……至于更低的指挥使及以下将校,则还没资格来参加早会。
虽然皇帝带走了一大半中高级将领,但留在东京的军都指挥使以上武将,也足有好几十人。
衙署的官房容不下这么多人,李奕就让大伙儿都站在衙署的院子里。
他先是让署吏记录到场的将领名字,然后站在廊下对着众人说了一通话……这便是禁军的日常点卯,有点像是后世学校里的点名。
武将们办事比较干脆,没多少形式过场。点卯过后,诸将依次向李奕拜别,接着各自回军队驻地清点人员、安排事务。
军队的日常运转也都是靠这样一层层的传达下去。
李奕想起了以前还是小校的时候,便就是待在军营等着上头发话。
但现在处境不同了,他成了站在上面发号施令的人。这些禁军的中高级将领们,都要乖乖地听他耳提面命。
李奕在官房内坐了一会儿,翻了翻最近新入籍的士卒名册,这才不慌不忙地前往宣徽院衙署。
前线的战事告一段落,向训作为东京留守,肩上的压力也为之一松,倒是清闲了许多。
李奕到了宣徽院衙署,一进官房的门,就见到向训坐在窗边的矮榻上,手里捧着一卷文书,正读得入迷。
“向兄好雅性。”
听到李奕的声音,向训这才注意到他来了,当即放下书卷,招呼道:“一时得闲,读些兵书打发时间。”
“哦,是何等兵书,竟让向兄这般痴读入神?”李奕顿时面露好奇,快步走到矮塌前坐下。
他平日里也会搜集一些兵法书册,通过结合战场上的实例去感悟,倒是从其中收获颇多。
所以听到向训提及兵书,他不免有些心痒难耐。
“说是兵书也不算恰当。”向训见李奕这副模样,不由失笑,将手中的文书递了过去。
“昨日魏王送到京城的奏书,其中提及许多关于战阵之事上的感悟。并称‘前之谈兵者多杂言阴阳’,魏王欲撰写一本兵书,只述人事军阵,成书后献给官家……”
向训话还未说完,却见李奕就把书卷往怀里揣,他连忙伸手按住:“哎,贤弟你这是干嘛?”
“哎呀,向兄勿虑。”李奕轻咳一声,“魏王久经战阵,于军阵之事定然经验丰富,小弟只是拿回去抄写一份,留待日后细细拜读。这文书明日我便还给向兄。”
向训无奈一笑,手指在案几上轻叩两下:“魏王乃是贤弟的岳丈,想要向魏王习学战阵兵法,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待日后魏王将兵书撰写完成,贤弟大可以直接上门求要。”
“小弟性急,等不了那么久。”
李奕打了个哈哈,随即又开始转移话题,“官家传回诏令,让韩都虞候在城西汴水侧,开辟码头和营建场所,为造战船而提前做准备。而且还要修凿一处水池,连通汴河并引水入内,以做习练水战之用。”
“这下子,韩都虞候身上的担子倒是更重了……”
听到这话,向训了然一笑,倒也不再纠结文书的事了。
他捋了捋胡须:“韩都虞候最擅营建之事。换做你我,就算想要接下差事,替官家分忧,那不也没这个本事?”
他这话里明显带着几分调侃的意味,但官房内现在也没旁人在,以他二人之间的亲近程度,私下里开些玩笑也无伤大雅。
李奕附和了一句。但心中却在寻思:留守的四人之中,王朴和韩通这一文一武,都属于脾气很臭的一类人。
但偏偏他二人也不对付,都隐隐看不惯对方……真乃奇哉怪哉?
反倒是他和向训,性子很投机不说,也和王、韩二人相处的还算凑合。
就好比两个刚硬的齿轮中间,加了两坨润滑油,以保证几人间能最大限度的保持协调。
不得不说,世宗柴荣的用人手段,确实有几分门道。
闲谈间,两人不免说到了前线的战事。
向训忍不住叹道:“好不容易拿下的舒、蕲二州,最后却又还给了唐军。打到现在这个局面,寿春城久攻不下,攻略下来的州县,基本大半还了回去。”
李奕道:“好在光州如今被我军握在手中,唐军暂时也没能力主动发起进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