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钱在账上呢。”姜雄就很不理解,“今年中博书局赚了3000万,很多事情其实都还没走上正轨。我们的品牌授权还在推进,我们的销售体系还在吸引更多的书商参与。到了明年,说不定我们能赚5000万了!”
周浩然摇摇头,“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
姜雄对他很钦佩,干脆利落的说:“大先生,你就说吧,应该怎么做!”
周浩然很满意他的态度,说道:“中博书局接下来的业务方向,主要就是要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让更多的民间书商都能搭上‘中博书局’这艘船!”
姜雄点了点头,叹气道:“国内的出版行业高度垄断,民间书商过的都很艰难。别的地方我们关照不到,可是在海港这片地方,很多民间书商都已经认识到了中博书局的可靠性,都在纷纷投靠。”
周浩然笑道:“所谓的平台经济,就是要吸引足够多的客户,进入我们的平台!”
“品牌体系、销售体系和印刷体系,你之前说的‘三体系捆绑’,现在已经初见成效。”
姜雄对这位大先生的心服口服,主要是来自成绩,来自实实在在的市场反馈。
他为中博书局打造的商业模式,正在创造一个文化产业帝国。
周浩然道:“中博书局是实体经济,这毕竟不是互联网,平台经济的经营模式还是略有区别,不能只是无形资产的捆绑。更需要有形资产的捆绑,要形成空间概念上的紧密相连。”
“什么意思?”
姜雄根本没听懂。
周浩然笑道:“我之前就跟你说过,中博书局需要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化产业园区。不仅要作为中博书局的总部,还要把许许多多的友商都吸引过去。”
“对,之前我还不太理解,现在我也想明白了。一个能够把海港民间书商都聚拢起来的文化产业园区,就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可以更好的跟官府申请基础设施的配套和政策上的支持。我们是文化出版行业,这行利润低、贡献大,理应享受到类似环保、it行业的最低税率!”
姜雄现在也算是一个合格的总经理了。
很多时候,人的成长就是这样。
不是能力成长了,才坐上了那个位置。
而是坐上了那个位置,自然而然就有了不一样的眼光和视野,有了不一样的思维和理念。
周浩然笑道:“产业园区有很多优势,有政策红利,比如税收优惠、租金补贴、设备购置补贴。还可以有资源共享的生态,降低运营成本;产业链的协同价值,减少产业周期。对中博书局来说,让更多的人受益,才能让更多的合作伙伴自愿的进入中博书局这个平台。”
姜雄一听“平台”这个词就头大,有点头晕,“大先生,你就说吧,要怎么做!”
“投资2亿,打造中博文化产业园区!”
周浩然的野心很大。
“2亿……”
姜雄目瞪口呆。
……
周浩然和乔岁青一起,给长辈买了几件羽绒服。
回到了弄堂。
乔岁青现在是儿媳妇了,回家后先去婆家。
周浩然则拿上了一件黑色羽绒服,去找了邻居张爷爷。
这位张爷爷可不一般。
他也是近期才知道的。
张爷爷不是退休。
而是离休。
只从这一点上,就足以说明他的身份,那政治地位可以说是比红星台的所有人加起来都高。他有两个儿子,都在部队工作,也不知道是什么级别,反正那俩儿子就跟消失了似的,弄堂里就没见过。
“张爷爷,听戏呢?”周浩然去了他家,先帮他简单的收拾屋子,“给你买了一件羽绒服,这两天都零下了,我估计很快就要下雪了。”
张爷爷对羽绒服不怎么在意,问道:“你的红楼茶馆,什么时候开业?”
周浩然笑道:“本月21号,定下来了。晚上会有个鸡尾酒会,到时候你一定要去。”
“鸡尾酒会……”
张爷爷似乎陷入了回忆,有几十年了。
这就是海港的特殊性了。
鸡尾酒会这种活动,在国内的绝大部分地方,二三十年后还是一头雾水呢,根本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场场合。海港就不一样了,四五十年前就很流行了。
周浩然道:“开业那天,我会邀请一些商业精英过去,把场面给托起来。”
“商业精英?”张爷爷瞥他一眼,“都谁啊?”
周浩然瞟他一眼,“比尔·盖茨算不算?”
“谁?”
张爷爷愣了一下。
周浩然笑道:“世界首富啊,美国的那个微软公司的大老板,他过几天来华,国内的那几个大领导都会排着队的接见他。我也安排时间,接见他一次。”
张爷爷很吃惊的说:“他会来捧场?”
周浩然点了点头,“他来求我办事。”
“嗯……”
张爷爷深深看他一眼,心说这小子果然配得上红楼大先生的传承。
周浩然鼓舞了一番,才说起正事,“张爷爷,你帮个忙,我想跟老怀叔见个面。”
“郑先怀?”
“嗯。”
“你不是不见他吗?”
张爷爷不禁失笑。
这个郑先怀,是弄堂出去的混的最好的一位了,现在是普渡区的区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