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他们现在做出来的东西,都是我们当初的设想啊!!!”
其他的不说,这就是老美当初搞充气隔热盾的目的之一。
起初的载人飞船再入大气层靠的是合金防护罩,並且还有特殊的涂层。
当飞船再入大气层的时候特殊涂层会隨著烧蚀一点点挥发掉,那样就可以带走热量,保证飞船的温度。
这对於地球的重力加速度產生的温度来说已经够用了。
但是別看这类防护罩好用,实际上缺点也有很多。
首先在老式防护罩的建造成本上,它是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的好几倍。
据美nasa的报价,最便宜的材料每公斤也高达3000美元,这还是当初“真·美金”的价格,而不是现在的美元。
可以说老式防护罩每次再入大气层都是靠“烧美金”来维持的。
並且用一次就扔掉了。
关键在於,它还很重。
重,一方面让防护罩的造价成本节节攀升,另一方面,也是一个负担。
对於飞船来说,每一公斤的重量都很关键,因为不仅要搭载相关的仪器设备,还要装上许多的燃料。
如果飞船设计得太大、太重,会严重影响太空探索任务的进行。
因此,为了儘可能腾出燃料等必要物品的重量空间,人们不得不在飞船的建造结构上下功夫。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试图减轻飞船外壳的建造重量。
而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在重量上的优势也就显露了出来,它以充气式的轻盈材质著称,为人们节省出更多的重量缺口。
並且传统的隔热防护罩由於建造材质的形状问题,经常不能契合飞船自身的设计结构。
所以在前期的建造上,必须用多块材质进行拼接才能覆盖飞船的全身。
但是,拼接过的隔热防护罩总是存在安全隱患。
某一架太空梭就是脱落了一块隔热板导致热量失衡而爆炸的。
並且老式隔热罩还要適应整流罩的大小,不能比整流罩还大,那就限制了整体飞船的尺寸。
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採用的则是合成材料,可以根据飞船的形状,製作出整块材料,根本不用拼接,非常的安全且方便。
並且它发射的时候是收缩的,並不占据多少整流罩空间,而展开之后又是超大尺寸,可以快速的降低飞船速度,然后使用更小的降落伞减速就行。
而小尺寸的降落伞不仅造价低,製造难度也低。
虽然现在有了可復用的龙飞船,可它用的还是某种老式整流罩,重量问题依旧无法解决。
最关键的是,未来的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足够成熟之后太空人可以依靠著这个系统直接从太空脱离,降落到地面。
老美的太空军为什么跳著脚的说老中要搞太空航母、太空战机和轨道空降,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这么想的。
以前的时候,老美指责老中的各种烂事,老中做没做过其实它们並不知道,但它们自己肯定是做过的。
所以才那么清楚。
但现在这些……他们真没做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