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模擬航天员使用充气隔热盾突入大气层!
“太空紧急逃生装置”也是老美之前搞的ppt。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首次太空竞赛期间,载人航天的疯狂探索时代。
当时的老美有一个非常大胆的设计,那就是让太空人只凭藉手提箱大小的逃生装置就可以实现从太空降落。
(设想图)
遗憾的是,老美的这个ppt只停留在了ppt上。
別说太空人用充气隔热盾安全再入大气层了,就是货物使用充气隔热盾再入大气层都没有试验过。
且不说没有能耐受近3000度高温的柔性材料,返回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死亡翻滚”也是大问题。
目前老美的相关进度只搞过亚轨道测试,要明年才搞近地轨道测试。
而老中前两年测试新载人飞船的时候顺便搞过一个小型充气隔热盾的轨道测试,只可惜测试结果不太理想。
前期挺过了再入大气层的高温,但是在复杂大气环境里產生了飘移现象,没有按照设定平稳著陆。
好在没有遇到更极端的“死亡翻滚”。
用某些人常用的话,那就是“获得了宝贵的实验数据”。
所以现在,老中直接开始搞老美……的“太空紧急逃生系统”ppt!
它就装在太空码头的球形节点舱的舱壁上。
因为太空码头的节点舱要装一个直径1.2米的方形舱门,所以节点舱的直径是一个3.8米的球状舱体,比天和核心舱的2.8米直径节点舱足足大了1米。
(橙色球体是节点舱,比例尺不太对,凑合看)
在未来,太空码头的节点舱会安装四台“太空紧急逃生系统”。
“太空紧急逃生系统”的外形类似一个按摩座椅,穿著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把一个装了“假人传感器”的舱外航天服按了进去。
如果是航天员的实际逃生中,穿著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自己可以坐进去,而再入大气层的时候航天员就是安全的“蜷缩躺姿”。
固定好测试用的舱外航天服之后,航天员就打开太空码头正向的1.2米方形舱门把“太空紧急逃生系统”推了出去。
实际逃生中航天员的胳膊不会被固定住,所以这一系列动作就可以自己做,飞离空间站之后做最后检查的时候才会固定住胳膊。
现在做完这一步,航天员向地面站匯报导:“曙光,洞么报告,『太空紧急逃生系统』已离开空间站。”
地面站则说道:“曙光明白,请洞么关闭太空码头正向舱门。”
“洞么明白!”
空间站的任务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太空紧急逃生系统”自动减速降轨,然后几小时后再入大气层。
別看几小时的紧急逃生从数字上看不怎么“紧急”,其实要是在400公里高的空间站轨道上不主动减速降轨的话,通过稀薄大气自然减速降轨要几个月到几年的时候才能再入大气层。
那时候,就算安全穿越大气层著陆到地球上也早成一具冰凉的尸体了。
要真是那样的话,还不如在大气层內烧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