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队”的超低底盘登月舱先不说,“国家队”的登月舱跟几十年前的阿波罗登月舱算是一脉相承,只不过更大更重,技术也更先进。
它由世界首富贝索斯的蓝色起源主导,然后洛马、诺格和德雷珀公司组成的全明星团队进行研发,理论上是最稳妥的。
而且“国家队”登月舱可以通过成熟的商业火箭或者sls运送至环月轨道,实际工作段只是着陆并飞离月球表面。
马一龙的9米直径“月球鹰”就不一样了,它高达50米!
这玩意可不是普通火箭能发射的,只能由“超级猎鹰”的超重一级助推送上太空。
并且“月球鹰”太大了,超重助推也只能把它勉强送到太空,去月球的话还需要多次太空加注燃料。
所以实际上nasa是拿近29亿美元资助了一款超重型火箭。
还要攻克大规模低温推进剂在轨加注技术并使之成熟,以及攻克“超级猎鹰”载人所需面对的一系列安全、技术和政策问题。
相对来说那个一直延迟的sls大火箭已经了200亿美元。
总而言之,虽然看起来都是个登月舱,但其他家充其量算个“普通”难度。
而太空叉是给自己选了个“地狱”难度。
在地狱难度面前,太空叉已经进行了四次“超级猎鹰”高级原型机的高空试飞,可惜均以失败告终。
有航天爱好者分析,“超级猎鹰”每次试飞的时候nasa的登月舱评标团队都亲临现场观摩,或许就是这种“屡败屡试”的精神和强大的执行力让nasa做出了决定。
毕竟其他两家的登月舱都还是纯ppt和模型。
紧接着nasa的公告中就特意提及了这部分,称太空叉与nasa紧密合作,展示了满足nasa要求的决心。
由此可见,天天搞模型和ppt还是不如实打实干些成绩更有感召力。
哪怕是放了四次大烟!
另外,新上任的老登政府对登月舱经费拨款严重不足也是太空叉中标原因之一。
今年的载人登月舱预算被狂砍就可见一斑。
虽然这是参、众两院的结果,而非老登杰作,但一定程度上已经代表了政界态度。
现在拨款只能满足一家全力工作,维持原有三选二方案那就是谁家钱都不够。
那最终抱歉了——只能价低者得。
“国家队”虽然中途有报价降低,但相对于太空叉来说依旧是是狮子大开口。
而且他们只能拿这钱研发一款登月舱,sls火箭那里一直在其他的钱。
要是马一龙真成了,那这些钱就可以得到一款航天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超级火箭和超级登月舱,以及一系列新的航天技术。
甚至马一龙的野心不止如此,他其实想让“超级猎鹰”把载人登月的全流程都包了。
什么sls大火箭、猎户座飞船和登月舱,都可以不要!
只要“超级猎鹰”火箭一级助推把满载100吨物资和宇航员的“月球鹰”送到地球轨道,然后在轨道上加注几次燃料,“月球鹰”就可以直飞月球把100吨物资和宇航员送到月球表面!
………………
老美,“超级猎鹰”火箭研发制造基地。
看着窗外耸立的超级猎鹰火箭,马一龙自语道:“联邦的航天体系太庞杂了,很多东西根本就不需要!”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怎么跟老中、怎么跟蓝星航天搞新太空竞赛?”
“联邦的航天发展太慢了,需要我来给它加加速!”
“所以只要有我的太空叉就足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