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秦王府的那些嫡系將领,屈突通、段志玄、翟长孙、秦琼、尉迟恭、程咬金、张士贵、双土洛等,也全都隨秦王征討。
现在顾不得其它了,
一切以击退突为前提。
不说大败突,起码也得要打几个胜仗,遏制突攻势,然后才能迫他们谈和退兵。
至於其它的,顾不上了,打完再说。
这个时候,重新启用秦王李世民,可皇帝却还是让太子去州,仍还存了一些希望,希望太子能在李艺的辅佐下击退西线突厥军,也立些功劳。
大敌当前,
李渊也没有心情举办中秋宫宴,
对李逸来说,这倒是个好消息,他刚回京,更愿意多陪陪妻儿们。
朝会结束,
李渊特意把李世民李逸等行营官员留下,与宰相们一起商议用兵之事。
“秦王有何退兵之策?”
面对皇帝的询问,李世民淡定自若,胸有成竹。
“陛下,如今突厥人夺取了朔应代忻,代北防线崩溃。
并州也被围困,突厥人甚至如潮水般南下,突破了雀鼠谷,从介休到晋州,一路数百里,儘是突厥兵马,满川满谷。
而东面泽路,西面石,也都有突厥分兵抄掠。
好在并州、汾州、潞州、武州、石州、嵐州、州这些大城还未失守,
河东、河北的主力也没有大的损失。
因此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挡住突继续南下的攻势,然后就是寻找战机,將他们逐一击破。”
李世民不惧突厥,
突战线拉的越长,兵马撒的越稀,这就越是反击的机会。
“儿臣率一军,先在河东泰州龙门集结,挡住突厥南下的前锋,绝不让他们过黄河。
而无逸则北上,经由州至汾州,寻机切断雀鼠谷通道。”
李世民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指点。
李渊看著地图上那几个小陶兵,“二郎莫不是想切割雀鼠谷,然后把南下的突厥军包围歼灭?”
“陛下圣明,一眼识破,儿臣確实是如此打算。”
太子在河东畏手畏脚不敢打,从雁门一路撤到太原,唯一比李元吉强一点的,也就是没把太原的兵全带走,他跑去蒲州,仍还让李神符率兵留守太原。
如果太子胆大点,代忻两州,不说全守住,起码两座州城能守住。
李世民却不惧突厥,
他並不只是想的防守,一上来就打算与李逸联手,把南下的的那些突厥兵围歼了。
“不可轻敌,须得小心。”李渊提醒。
“陛下放心,儿臣绝不浪战,我们若能在普州歼灭敌人数千,便能打压他们囂张气焰。
迫使突不敢再分兵到处劫掠。
现在已经是中秋,頜利若是攻势受阻,那也不会逗留到寒冬之时,大概初冬之时就会退兵。”
突厥人打仗,说白了还是劫掠那一套。
现在秋高气爽马也肥,突厥人南下抢掠最是痛快,可等到冬天,野外无草,马要掉,突厥人缺乏攻打大城的能力,又得畏惧唐军主力,自然会抢饱就撤。
李世民很清醒,
他並没有提出,要集结各路兵马,直接杀到太原城下跟頡利决战,而是提出了更稳重的打法,
先包围其南下深入的一些兵马,集中力量歼敌一部,这就是在局部战场,集中兵力,达成局部优势,这样一来,李世民都不需要抽调太多兵马,
照样能分割包围歼敌。
积小胜为大胜,
以点破面。
“西面陇州之敌,二郎有何退敌之法?”李渊问。
“据儿臣所知,这次郁射设和沙钵罗设联手,虽兵马十万入寇,但灵州、兰州、凉州等重镇,
还有原州、萧关等也都未失。
突厥深入原州,但並未能攻破重要关城,他们派了几千骑沿陇山而下,突袭了陇州大震关,
但毕竟只有几千骑,不足为惧。
派一员大將前往拦截便可。”
原州攻不下,突厥也不敢深入关中平原。现在凉、灵两总管府兵又没什么损失,只要稳妥点,
不轻敌野战被伏击、或围歼主力,西路翻不起什么浪来。
陇州只是小股敌军,原州的西部主力,其实也只是偏师。
真正的战场还是在河东。
李渊听著次子的淡定的语气,也是不由的心中镇定了许多。
说不担忧是假的,
毕竟东西两路,这次来的太快了,攻的太猛了。
“无逸,你前往汾州,可有把握能切断雀鼠谷?”李渊望向李逸。
李逸是支持李世民的作战思路的。
没必要急匆匆跑到太原去决战,太原二十七里坚城,代北的兵马,现在大多在太原,让李神符王君廓他们先守一守。
他们先外围砍几刀。
“陛下,汾州还叫浩州时,臣可是在那里奋战了一年多,对那里可谓是十分熟悉了,臣定配合好秦王,不负圣人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