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胡惟庸,邓镇立刻吐槽,“这人倒是厉害,延安侯他们现在有事没事倒是和胡惟庸往来了。李相也是的,和一文官走的那么近做什么!”
马寻指点著说道,“韩国公是什么人,那是文臣,你是武將人家!別以为都是淮西人就是自家人,给卖了你都不知道。”
邓镇连忙说道,“舅舅,我爹可是泗州人,说起来和您还是半个老乡呢。李相可是定远人,离的远了。”
泗州以后会归宿州,但是在元朝的时候属於淮安府,在大明则是属於凤阳府。
对於这个『不正宗”的小老乡,马寻笑著说道,“知道就好,你爹是江北淮东人,李相则是淮西人。你自己也回去琢磨一下,淮西人自个儿还要看是不是凤阳人。”
这事情邓镇自然心里清楚,真正的同气连枝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所谓的武勛、淮西勛贵,那也都是有小群体的。
除非是汤和那样的,这人和哪个小团体都关係好。可是大家也都知道,他和周德兴也就是皇帝最心腹的人。
提醒一些事情后,马寻问道,“现在很多人都准备和皇室结亲?”
“那是自然!”邓镇立刻说道,“不要说这一次是选太子侍妾了,就是其他的皇子很多人都惦记著。我们勛贵人家的可团结著,皇子、皇女就该和我们结亲。”
邓镇这样的观点也正常,皇室和功臣集团联姻,在大家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歷史上的明朝也一度如此,亲王妃就算不是勛贵之家的,也是高级將领家的。
只是到了朱瞻基时期就有所改变了,两任皇后都算得上是普通人家,是他的两任皇后有了身份再给娘家人封官。
至於歷史中后期的皇后等,虽然也有武將人家的,不过那都是官阶比较低的了。
马寻对於这个『耳报神”很满意,继续问道,“有没有听说哪些人家的最为积极?”
“现在都在外头夸自家丫头贤良淑德呢。”邓镇有些鄙视的说道,“舅舅,您可不知道,有些人您先前骂过,现在这当口传出来他家丫头自幼聪慧、品行贤淑了。”
哑然失笑的马寻说道,“隨他们,这事情他们做不了主。你一会儿去曹国公府,反正你没事就大张旗鼓的过去。”
邓镇有些纳闷,也有些不好意思,“舅舅,我怕曹国公。有事都不敢多去,没事更不敢去了。”
这也是个倒霉玩意儿。
“保儿是会打人还是骂人?”马寻就问道,“让你过去,你就是去喝茶、去聊天,他还能收拾你?”
邓镇是真的怕了,“舅舅,您难道不知道只要没有公干,曹国公最喜欢读书?”
这一下子马寻明白了,邓镇等人怕李文忠,那不是对战神的敬畏,单纯就是学渣见到了学霸会显得心虚。
而李文忠这个学霸不只是自己努力,还要提携著邓镇等人上进。
哪像马寻啊,虽然也督促著常茂、邓镇等人学好,只不过更多的强调是品行,而不是说让他们刻苦读书。
只不过邓镇现在没有选择,因为马寻很乾脆,“这事情不是和你商议,让你去你就去!”
观音奴挺著大肚子来了,“老爷,魏国公长女求见。”
马寻指向大门,说道,“你今天就去曹国公府,待足一个时辰再出府,我让何大送你过去。”
隨即马寻对何大说道,“你见了保儿,就让保儿见一见邓镇这小子。保儿要是忙,就让我外甥媳妇见见他,最好是送他出府。”
虽然不明白马寻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过何大肯定是坚决执行。
赶走了邓镇,马寻溜达著到了正厅。
徐妙云立刻行万福礼,“外甥女拜见舅舅。”
“和你舅母说话就行。”马寻招了招手,“驴儿,过来。”
马祖佑肥脸一扭,虽然他没见过几次徐妙云,甚至可能没印象。但是不要紧啊,他就喜欢漂亮的姐姐。
要不是老爹来了,这小子就一直是趴在徐妙云的腿上傻乐呢。
徐妙云有些內疚一般的说道,“我此前未能想到弟弟们如此不上进,幸得舅舅提醒,
方才知晓他们如此贪玩、厌学。”
马寻提醒说道,“回头你再收拾他们,只是切莫想著他们就该多么上进,到底是武將,以后要带兵,不可本末倒置。读书明理,只是他们不该只会读书,明白吗?”
女诸生立刻回答说道,“多谢舅舅提醒,我知晓该怎么做。”
马祖佑一个没忍住,口水从嘴角流下,继续朝著漂亮姐姐在笑。
就这小子现在这德行,连老四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