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寻继续吐槽,“还有標儿,越来越没大没小。现在成亲了,我看他过不了几天该揽著我肩膀说话了。”
李贞听不下去了,“越说越没个数,標儿什么时候不敬重你了?是你自己喜欢瞎琢磨人,偏偏怪其他人。”
马寻嘿嘿一笑,隨即继续晒太阳、睡懒觉。
春困秋乏,过些天我又要下地干活了,不得现在好好的休息休息啊!
太子大婚持续三天,总算是结束了。
乾清宫里还是非常热闹,还是像以前一样开了两桌,朱楼等人还是小孩那一桌。
马秀英笑著將鹅腿都夹给常婉,“你舅母现在吃不了油腻,都给你吃了。”
马寻指了指碗,“翅膀,她和標儿一人一个,比翼双飞。”
朱標立刻起身夹起鹅头,“姑父不吃鹅头,那就给我爹了,这是一家之主。”
“他是皇帝,那就是祖宗之位。”马寻阴阳怪气说道,“標儿以后当了皇帝,我和你姑父肯定先跪的规矩。”
马秀英白了一眼马寻,“標儿大婚的时候,我看你行礼不也是顺畅著吗?”
马寻默默的吃鹅,偷鸡不著蚀把米。打趣朱元璋没得逞,反倒是被调侃了。
常婉对於这气氛觉得有些熟悉,也觉得陌生。她家里头有些时候就是如此,
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虽然先前也听朱標说起过,可是现在再看看情形,帝后的感情、皇帝的宗族,还真是不一般。
现在有些淮西人家都觉得是富贵起来了该有规矩,只是在乾清宫里根本没有那些规矩。
马寻看著马秀英说道,“姐,这两年你可別催著標儿和婉儿。”
朱元璋就先急了,“成家了,怎么就不该急著给我添个孙子?”
“岁数不合適。”马寻就说道,“婉儿倒还好说,標儿这才十七,过个两年也不碍事。”
朱元璋更加不乐意了,“怎么就不碍事了?我看你是小心眼,指望你姐带侄儿是吧?你成亲一年就有了动静,標儿怎么就要多等几年?”
要不说朱元璋这人有些时候没法说理呢,他和汤和能成为发小是有原因的。
有些时候不见得就是有其他心思,但是就能出口伤人。
李贞和马秀英也没说话,虽然他们不太认可朱元璋的一些话。不过也都觉得朱標既然成亲了,肯定是要早点有子嗣才好,这也是如今的普世价值。
“標儿要调养,婉儿要锻链,二十左右最好。”马寻就说道,“有些时候就是如此,岁数太大不好,岁数太小也不好。”
朱元璋忽然笑了起来,“当郎中的就是不一样,你说的那些有理。那六十多的老头有了子嗣,我爹娘五十多有了我,你如何说?”
马寻瞬间偃旗息鼓,朱元璋这都现身说法了,拿这些例子来说事,还有什么可说的!
马秀英这时候才开口说道,“標儿和婉儿还是要调养,这事情急也急、说不急也不急。驴儿出生了我先带著,带个一两年正好能带孙子。”
朱元璋就在旁边点头,隨即板著脸说道,“婉儿,不是我拿著皇帝身份说事。你问问你姑父、你舅舅,我们家都是嫡长孙跟著祖父祖母。標儿先前也答应了,他有了儿子先放在他娘跟前养。”
得,又提起这事。
反正朱元璋和马秀英在这件事情十分一致,即使是再宠朱標,嫡长孙也得放在他们跟前养著。
朱標只能给常婉使了个眼色,当初一不小心就著了道、落了口实,反悔的余地都没有。
常婉立刻开口说道,“父皇,儿媳岁数还小,也不知如何养育子嗣。真要是有幸为太子添了子嗣,肯定是要劳烦母后教养。”
朱元璋和马秀英眉开眼笑,儿子表態了,儿媳也表態了,大胖孙子指日可待,以后就养在跟前。
朱元璋得意洋洋的说道,“標儿大婚那天我做了个梦,梦到了我爹。他说我孙儿肯定是大英雄、大豪杰,以后孩子就叫雄英!”
其他人齐齐无语,这梦是不是早了点?
再说了,字辈不是擬好了么,朱標这一支是『允文遵古训”,怎么就直接搞了个特例。
不讲字辈也就算了,还不讲五行相生了?
马寻更加无语,你们朱家是真的祖传的託梦。
马秀英和李贞也无语,因为朱元璋可没少梦到他的爹娘。
当年梦到了爹娘、二姐,大哭一场后醒来,立刻写信去让人送去杭州,生怕李贞在外头过的不好。跟著亲儿子在一起不好,非得是跟著小舅子在一起才是真的好!
只能说朱元璋这人控制欲太强,身边的所有人,所有事,他都想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