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果干好了,以后四郡诸部都会与这个人有一份香火情,类似于门生故吏的关系……游牧部族也是有人情往来可讲的,尤其是抱团有利可图的情况下。
所以这件事情只能由赵基自己来,现在能分配的是各部越冬时的草场;而牧场,则要取阴山之北的广袤草原。
因此各部想要拿到牧场,就要配合赵基一起发动东征。
各部丁壮组成义从部队,配合汉军主力在前开路,各部家眷驱赶兽群,边走边游牧。
组成一个三四十万人口的巨大游牧群体,一路向东蚕食过去,就如篦子梳头一样,能将角落里的诸胡小部挖出来,征服这些小部就仿佛水到渠成一样。
而眼前的难点,就是在于何时发动东征。
要么在黄河凌汛之前,趁着河面结冰,率先头部队攻入云中东部,驱逐步度根残部,让步度根向东逃亡,去散布汉军东征的消息,仿佛乌鸦叫魂一样,让东征沿途的各部做好准备。
也让步度根部的残兵败将们持续宣扬、散布汉军的恐怖传说,持续削减东部大小诸胡的士气。
如果凌汛之前不动,就必须等凌汛结束,能舟船摆渡、架设浮桥的时候再发动东征,依旧是迫使步度根部先跑,去做汉军的摧魂使者。
赵基为难之际,赵云抵达,正好招赵云到五原城中,将河北战报、各类军情档案甩给赵云。
赵云行军劳顿,本就水米未进,此刻也没心情用餐。
他仔细阅读鲜于辅、田畴等人发来的信件,还有幽州部分忠于公孙瓒的县令长发来的军情汇报。
赵基今年护国讨袁,撤离时杀了一批知情不报的河内郡县令长,并通过诏书宣告于海内州郡。
所以现在大军还在五原不曾有什么动作,可幽州一些忠于公孙瓒坚守的县令长,也有假意投降袁绍的县令长们也发来军情汇报,并在奏报中虔诚悔过。
赵云看完这些军书档案,就说:“大司马,我军未到,则袁氏必先行撤离。”
赵基只是摆手示意:“子龙先吃两口填填肚子,再议事不迟。”
“喏。”
赵云放好档案,拿起麦饼咬一块,感觉格外酥软,再看麦饼,见层层迭迭的,还有奶香味。
作为赵氏子孙,乳不耐受什么的比较少见。
赵基也才拿起一块酥油脆皮发酵熟面麦饼咬一块,就说:“我也想立刻出兵易京,与袁氏十余万大军一较高低。奈何冬雪即将消融,我军雪橇已是摆设。”
顿了顿,赵基又说:“我想请子龙为我前锋大将,率鲜卑、匈奴义从各三千,汇合本部,编成万骑。先行向东,遥遥声援前将军。若能迫使袁氏撤军,也全了子龙与前将军昔日情谊。”
“是,末将明白。”
赵云应下,虽有一些疑惑,但还是接受这个对他充满善意的决策。
紧接着,赵基就问:“以子龙观之,前将军可是雄心壮志如旧?”
“末将未见前将军,不好断言。”
“嗯,子龙若得前将军书信,替我判断一番。”
“不敢。”
赵云嘴上这样说,却没有直接拒绝。
如果可以,他也希望公孙瓒放弃抵抗,不要再做无意义的抗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