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三山符篆
八月。
在一片热闹欢呼声中。
中华学院和中华军校在粤东省城正式创立。
这一次中华学院和中华军校的创立过程也出奇的顺利,需要的各种师资人才还没等关少卿主动去费心,这些人就已经自己主动前来申请加入。
尤其是从京师大学堂而来的师生,数量更是足足高达245人,其中教师31人,学生214
人。
要知道在如今这个年代整个京师大学堂的师生总数也不过才数百人而已。
结果这一次京师大学堂的师生直接就来了245人。
关少卿甚至都怀疑京师大学堂是不会快被自己给掏空了。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当世和后世有名的文人学者也都主动来到粤东省城申请加入学院。
而对於这些主动热心前来的人,无论是想来当老师的文人学者还是想来求学的学子关少卿也都是来者不拒。
毕竟现在学院初办也正是需要人的时候。
在中华学院和中华军校成立之后。
关少卿也陆续在两校的开学典礼上露了面同时充当了两校的第一届校长。
“诚望诸君,勿忘国耻,奋勇学习,壮我中华!”
开学典礼之上。
关少卿这般开口道。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com】
两校创立的第一届人数经过统计则分別为。
中华学院第一届教师51人,第一届学生479人,共计530人。
中华军校第一届教师17人,第一届学生119人,共计136人。
两校成立后的第一届人数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中华军校的第一届师生总人数要远远少於中华学院的师生总人数。
但这个情况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中华学院的教育路线是走综合文化教育路线,讲究一个综合教育,各学各科师生都需要。
而中华军校的教育路线则是走明確的军事教育路线,旨在提升学生的军事素养。
这般情况下,两校师生存在差距也在情理之中。
同时在两校建立后。
关少卿也陆续到两校上了几堂课,体验了一把当校长的感觉。
而对於关少卿这个校长,两校的师生也都十分欢迎。
毫不客气的说,对於两校师生而言,如今的关少卿就是他们的偶像。
关少卿在两校上了几堂课后也为两校各自提了一条校训。
中华学院的校训是一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军校的校训是一一真理只在大炮之內,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这两条校训,也得到了两校师生的高度认同和拥护,奉为两校第一校训。
中华报社也隨之將这两条校训刊登报纸,贏得一片好评。
而也就在粤东中华学院和中华军校两校成立之际。
苏地。
茅山。
高空之中,两个身形清瘦的道人乘风踏云而来。
“哈哈,张道友,清玄道友,好久不见,两位道友风采更胜往昔啊。”
隨著两个道人飞至茅山山门前。
茅山中的掌门太玄真人也隨之飞出看向两人朗声笑道,却是来人正是应邀而来的龙虎山当代天师张玄道和阁皂山当代掌门清玄道人。
“太玄道友,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