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被统统贬下了凡间,七名鬼仙沦为土地山神,好歹还保住了官籍,那些什长们则被一擼到底,隨那几名鬼仙上任,充做作无品的力士。
事情过后,辛甲按照丁林的意思,又抽调了百人去园外值守,园內留九百人,重新分派,各司其职,而丁林则又躲回了小楼修行。
三十六般变化,丁林已经练会了腾云驾雾,他在目录中检索,又找到了新的目標:呼风唤雨。
风雨也是前世地理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丁林盘膝闭目,回忆著脑海深处的那些知识。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
……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
……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空气流动现象,一般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於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是风。
……
集结的水蒸气(云)结成水时,体积缩小,周围水蒸气前来补充,就形成风。
无数词条浮现脑海。
內景天地中金丹高举,形如大日。
但只是形似,幸而丁林如今地水风火四系以全,他虽然还未领悟火属法则,但为凭藉著火係为金丹赋予一丝火性还是可以做的到的,这便让光中带上了热,他又用水属为空气赋予冷的概念,再加上云已是被他领悟过的法则,如此所有的条件便达成了。
內景洞天中,忽然凭空一阵暴风捲起。
此风非彼风。
不是地火风水的那个风,那个风或许更应该被称为『气』,天地间一切借於有形和无形之物,上古之数不明天数,以偏盖全,称之为『风』。
虚空中泠泠有声,又一道法则锁链伸出,位置在云雾之上,在那一道代表这水的平静的法则的下方,处在中游。
如此,內景洞天中便有了四道法则。
金仙之后,法力的积累在修行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很小了,重心偏向於法则,而九为数之极,九道法则便也是金仙境界所能容纳的极限。
四道法则,这便也意味著丁林的境界迈入了金仙中期。
当然,这是量化的划分。
法则之间亦有强弱上下,若是法则强横,便是用一道法则压过九道也没有问题,金仙境界战力的界定其实十分复杂。
但这样的划分,却也是必须的。
因为九道之后,便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可以將法则杂糅,如此取长补短,便是九道最下位的法则融合在一起,所能发挥出的威力也要远胜於九道散乱的法则。
这便是以境界压人。
从太乙境开始,领悟法则的跨度便变得极大,十道法则是太乙,九十九道亦是太乙,九百九十九道还是太乙,於是,太乙境界又有散数和果位之分。
从十道法则起,一直到九十九道,由於领悟法则的数量还太过稀少,虽可以糅合,却难以形成真正有序的体系,有些零散,故而又被散数。
一直到一百道法则。
量变终於引起了质变,就像是金仙突破太乙境界,法则糅合那样,糅合过的九十九道法则会再次糅合,如此之后,会从大道中降下一种冥冥的位格,用以镇压统御,这一种位置便被称为果位。
再一直到九百九十九道,大糅合了九次,又到了新的极限,此时果位已经迭加到了极致。
若是能再领悟一道法则。
千道法则,便是大罗境界!
……
丁林如今修为还浅,只能是憧憬展望了一番,隨后,他又將精力,放在了雨上。
心念一动,关於雨的知识,便自然復现。
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由大气循环扰动產生。
雨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併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
……
雨的成因多种多样,它的表现形態也各具特色,有毛毛细雨,有连绵不断的阴雨,还有倾盆而下的阵雨。
……
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
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
如果云体內的水气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使云滴表面经常处於过饱和状態,那么,云滴將不断增大,当云中的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於大云滴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加,它们在下降过程中不仅能赶上那些速度较慢的小云滴,而且还会“吞併”更多的小云滴而使自己壮大起来。
当大云滴越长越大,最后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它,从云中直落到地面时,也就成了雨。
丁林回忆著,雨和风和云其实有很多相似点。
他依旧將一丝火热纳入金丹,內景洞天之中隨即光明大放,无数水汽被蒸腾起,他又拍碎了一角山岩用以作凝结核——云是早就已经领悟的了。
而云也是雨的前奏,这番动作自然是驾轻就熟,但隨后便是未尝试过的陌生领域了。
冷热的变化,云滴的匯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