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第376章 说好的工业基础薄弱呢?厉害了,我

第376章 说好的工业基础薄弱呢?厉害了,我

空旷的车间里,看不到什么设备。

在高温炉前面,有着好几个不知道混凝土浇筑了多厚、深浅不一的坑。

“6.5万吨大压机,地下13.5米,地上24.5米,总高38米,这些坑都是为了安装地下部位,到时候工作台只比地面略高,便于操作。”

见谢威看向这些不同的坑,韩瑞军向他介绍着。

“说是坑不合适,那边区域周围都有检修空间,这些立柱一旦安装,除非出现大故障需要更换立柱,否则只能等到报废……”

黄文虎笑着说道。

谢威点头。

尚未开始安装,车间里很空旷,根本看不出来什么。

在几人的陪同下,谢威跟在李瑞身后,又到机械加工车间去看了看已经加工好、正在加工的大型零件。

32米长、重达220吨的c型贴片,平铺在地上,看起来只是长,却丝毫不单薄,表面涂抹着厚厚的黄油用于防锈。

正在龙门铣床上加工的主横梁,看着就给人厚实的感觉,只是肉眼看,根本看不来这玩意儿加工完成后都还有将近700吨!

庞大的机械加工车间,机床数量并不多。

谢威看到里面最大的一台龙门刨床,轨道长度起码超过40米!

“这真是所谓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现在能制造出来的?”

谢威发出了疑问。

这些重型设备,无一不需要非常强的重工业底子、加工能力才能制造出来。

“重型设备制造的难度不在于实现加工功能,而是加工精度。就比如说眼前这台改造出来的40米龙门刨床吧,从一端加工到另外一端,直线度只能控制在0.5毫米。苏联同类型的,可以控制在0.2毫米……”

韩瑞军苦着脸解释。

“这么大的误差?那加工出来的……”

谢威担忧了起来。

该不会又因为加工精度不行,最后等6.5万吨大压机搞出来后三天两头地维修。

“不会,我们用激光测量仪进行了检测,所有的c型贴片,直线度都控制在0.1毫米。”

谢威顿时好奇了起来。

“人工!”

韩瑞军解释着,“4根立柱,一共16块贴片,加工了整整14个月,第一块因为工艺不合理,更是加工了67天。后来不断搞调整工艺,先把所有的都先粗加工,放到一边等着自然变形,几个月后再半精加工,最后利用钳工配合机床进行精加工,一边加工一边测量,为了生产这16块贴片,厂里还从东方汽轮机、一重等单位抽调了63名7级、27位八级钳工进行最后的刮削。”

“没报废?”

谢威虽然知道问这个非常不合适,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他并不是非常了解机械加工,之前网络上可是说了:大了车,小了焊;厚了片,薄了垫。

当然,他并不是这意思。

这么大的东西,承受数万吨的压力,肯定不可能补焊的。

“怎么没有?这玩意儿长达32米,稍不注意就得出问题。这个承受着巨大压力,不能补焊,连加工过程发现浇筑时候产生的气孔过大,哪怕到了精加工环节,也得报废呢。16块成品,我们投料了22块毛坯。如果不是工艺改进跟上百位高级钳工,数十名工程师一直守着车间,可能不止报废6块。”

一说到这,韩瑞军跟黄文虎等人脸上都浮现出了不堪回首的表情。

说到底,还是加工能力跟加工工艺不行。

重大装备,不只是检验设计能力。

如果非得说设计能力,怕是隔壁三哥都能设计出4万吨的大压机,只不过制造嘛……

“这次的生产,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很多都是从十多年前生产12500吨自由锻跟30000吨模锻机的经验上加以改进,以后再生产这类型的大型零部件,难度就能小很多了。就说这c型贴片,到后期,机械加工几乎可以控制在17天的工期……”

谢威听得不断点头。

他要求先搞配套,不就是如此?

只有生产制造了才能积累经验,然后才能继续挑战跟高难度的。

就如同原来的8万吨大压机,设计出来后就开始制造。

制造成功后,据说16万吨的大压机已经设计出来,一旦国家有需要就立马开工建造。

在生产80000吨大压机之前,中国可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西方的那些大压机,根本就不让中国人靠近,仿佛看一眼中国人就能立马把技术搞到手一样。

“不错,不要为了赶进度忽视质量问题。这可是国之重器,不只是航空锻件需要,还有很多的重大装备都需要这样的大压机锻造!”

参观完,也了解到了大压机的建造进度。

安装工作将会持续8个月,还有8个月进行调试。

“当然,进度能提前,就尽量提前。”

谢威对着众人说道。

“放心吧,谢主任,这可是国之重器,可以传给子孙后代使用的!没人敢不重视。”

肖刚认真地说道。

一台如此的大压机,使用寿命都是上百年。

谢威点头,“如果经费上有需求,可以向学校提,只要不是太过分,我们都支持!”

“现在经费够用了,够用了!加上我们自己的一些民用产品带回来的利润,足够了。”

二重的领导们急忙表示,他们很清楚哈工大的资金压力也大,在研制、生产过程中,资金一直都紧着他们,甚至为此还让国防科工委从小金库里掏了不少钱出来。

“你这双标得太明显了啊!”

李瑞不满地说道。

他指的是上面希望加快十号工程的试飞进度。

谢威白了他一眼,“没有这东西,飞机的零部件结构强度不够高,在空中你不怕散架?”

“……”

一句话怼得李瑞哑口无言。

“谢主任,要不还是吃了晚饭再走?这也不急这么一会儿啊。”

肖刚没想到,谢威连饭都补吃一顿,了解完情况就准备离开。

“吃饭以后有的是机会。等到大压机建成投产,到时候我来你们这边蹭饭。”

谢威笑着说道。

“到时候我一定亲自来接你。”

肖刚一脸认真。

他们都清楚,如果不是眼前这个年轻人一力坚持,6.5万吨大压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工建造,更不一定能落户二重。

改革开放后,随着部队生产计划急剧减少,现在重炮等锻压产品订单同样很少,17000名干部职工的二重每个月发工资都困难。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 年代:从拒绝倒插门到工业巨擘 我刚满级,你们让我当傀儡皇帝? 模拟诸天:从一代剑魔开始 世界版本更新 高武:从肝二郎神天赋开始变强 仙家 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我成了女魔头的心魔 港片:我洪兴仔,情报大王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