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火焰山挡孙大圣,老牛王尊太易天
且说观音菩萨和大圣下了灵山,便直往东去。
不过须臾间,祥光跨越数万里河山,臻至那取经中途一草舍人家。
那沙僧、八戒看见,连忙进屋请唐僧拜门迎接。
祥云之上,只见那菩萨道:“唐三藏,前日打你的,乃假行者六耳猕猴也。幸世尊识知,今已被悟空所降服。你一路上魔障未消,步步该灾,世尊金口玉言,须得悟空保你方可至灵山,见佛取经,再休嗔怪。”
所谓假六耳到底存不存在,菩萨心中自是有数。
佛祖口中,那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谁能做到万物皆明?无非混元正果尔。
至于那什么通背猿猴、赤尻马猴,听起来似乎也挺厉害的,但果山有一窝,也没佛老所说的那么不凡。
很显然,这四大灵猴就是佛老找出来的一个台阶。
只不过佛祖既然开了金口,那这六耳猕猴,从前就算没有,如今也得有了。
三藏叩头道:“谨遵教旨。”
“善哉,善哉。”
观音菩萨笑着颔首,送悟空下云,旋即转身离去。
唐僧则期期艾艾的看着悟空:“徒弟呵,此前是为师之过矣。”
大圣且笑道:“不消讲,不消讲,且保师傅取得真经表示。”
八戒连忙道:“哥啊,你终于回来了,没有你,累杀我老猪矣。”
沙僧只是笑着,没有多说什么。
至此,真可谓神归心舍禅方定,六识祛降丹自成。
取经众等再聚了个五行圆满,便谢了那村舍人家招待唐僧,而后整束行囊马匹,找大路继续西行。
……
只说个光阴似箭,又是个数月得过。
行者众人一路西行,和此前相比,更是行程都快的多。
且说是心猿初定,大圣心中无了挂碍。那老和尚无了念旧话儿经作为依仗,更是多了几分耐心,在无有那颐指气使的时候,四人一马和睦得多。
故此,不过短短几个月,便行了近万里之遥。
只不过随着越往西,这天气便愈发的炎热。
马背上,唐僧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终是忍耐不住,道:“徒弟们,为何此地这般炎热?明明已是初秋,不该如此。”
八戒闻言,遂推测道:“早闻极西之地一个热国,乃日落之地,又称个天尽头,莫不是我等走到了那天尽头?”
行者闻言,遂哈哈一笑,道:“你这呆子,我等灵山未至,如何到得天尽头,且还远哩。”
闻言,沙僧推测道:“莫不是此地天时不正?我曾听闻南方之地,夏时寒,冬时热,可是此理?”
说话间,众等近了一座红砖瓦舍,只说唐僧问道:“悟空啊,劳你且去问个消息,详细此地为何如此炎热?”
“师傅稍待,俺老孙去去就来。”
只说话音落下,悟空使了个障眼法,化作俊秀小和尚,且近了那门舍,见一老者,而后施礼仔细询问,这才清楚来龙去脉。
旋即,悟空回禀唐僧:“师傅,我且问清,盖因此地已是个火焰山地界,那火焰山有八百里神火不息,故此周边地界无有四季,永是炎夏。”
唐僧登时便惊惧,连忙问道:“八百里神火不息?这这这,便是阴间火狱也不过如此。”
犹豫片刻,唐僧又问道:“徒弟呵,可曾问清这火焰山能否绕过?”
大圣闻言,笑着道:“绕不得,绕不得。西行之路,遇到磨难便要趟过,若是绕道便是走了旁门,成不了正果,取不得经。”
八戒道:“哥啊,你有无边神通,何不灭了那火?”
行者笑道:“正有此意,且寻一户善心人家安顿师傅之后,俺老孙便去那火焰山上走一走。”
“有劳悟空,有劳悟空。”唐僧且道。
“不消讲不消讲。”
旋即,取经众等寻了个善信人家,道明来历之后,果是礼遇,诸般斋饭不绝,款待众等。
只说个吃饱喝足之后,悟空且辞别了唐僧,跃上云头,往那火焰山一去。
云头之上,大圣遥望,只见和八百里山上火焰腾腾,竟让猴儿都觉热。
“好个火焰山,果是不凡,今日遇到俺老孙,合该熄止。”
只说猴儿张口一吐,便化作巽风一阵,呼啦啦刮将起来,只说要吹彻天上地下,再撼斗府阴山。
如此这般大风,往古来今都少见,按理来讲,万火皆当熄灭。
可这火焰山上火,本来窸窸窣窣不旺盛,大风一吹旺盛百千倍,只说神火倒卷三重天,登时燃起琼霄碧。
“不好!”
好大圣,面色大变,那火一起来,只是远远灼气,便烧掉了他身上的一股毛发。
“好神火好神火,巽风都不息。”
悟空落在地上,确定了此火不凡,只说捏个诀,使了个拘神法:“山神土地,速来见我。”
话音落下,便见方圆好大片范围,几十个山神土地,一同被拘来。
众等土地、山神只说觉得眼前变化,天地大变,本来惊惧不已,直到望见孙大圣,方知缘由。
“拜见大圣!”
众等土地、山神连忙行礼。
只见悟空摆了摆手,道:“不必多礼,我且问,汝等谁知晓这火焰山的来历?”
话音落下,便见众等山神土地中,有一最不凡的老者,只见他身披飘风氅,头顶偃月冠,手持龙头杖,足踏铁靿靴,端的是一副有道高真的做派。
“小仙火焰山土地,见过大圣。”
这回轮到悟空意外了,且道:“造化造化,不曾想这等恶山恶水,也有山神。劳烦众等,且去吧。火焰山土地,快将此火来历尽数道来。”
只说那众等土地连忙告礼散去,只剩那火焰山土地笑道:“大圣不觉此火眼熟否?”
“哦?”
只说好大圣,运起日月重瞳法儿,烛照虚妄,顿时便看到那火中有一神砖,乃火源也。
“这是……八卦炉中火,怪道竟无物不燃,无物能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