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论他如何不甘心,时代要拋下一个人,是不会告诉他的。
在了解到王家兄弟以及华谊的情况后,王皓也多少是从中汲取了些许教训,心中暗自警醒。
一方面,搞事业还是得有个明確的口號和目標,这个口號和目標可以大一点,高一点,但决不能没有。
另一方面,要关联政治,但最好不要参与政治,有条件的话,跨国发展虽然艰难,但无疑可以让集团有更多选择和价值。
若是从这两点来看,星河集团无疑是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
另外也因为中影换帅的事情,这个国庆档前期的电影宣传竞爭,其烈度明显要小了许多。
新官上任三把火,人家这刚上位,又是国庆70周年献礼的紧要关头,闹起来那不是打人家脸嘛。
於是整个国庆档期都十分平和,观眾影迷们也总算是在这个时候,享受到了一顿丰盛的电影盛宴。
9月30日,星河集团的《红海行动》与其他几部电影一同上映,全国各大院线的影院在这段时间的卖力宣传,让电影院里都几乎人满为患。
这其中,作为最重要的献礼片,《红海行动》和《我和我的祖国》的排片率几乎是不相上下,但就观影感受而言,后者就明显不如前者了。
作为新进崛起,拥有著百万粉丝的电影解说和评论博主,“大眼看电影”今天直接买了所有电影的票,从上午看到晚上,准备为这个国庆档將视频素材录足,充分做到言之有物。
他第一场看的就是《攀登者》,衝著吴京的名头去的,因为其非常喜欢《战狼》系列。
不过在看《攀登者》的过程中,他就忍不住大摇其头,並且在本子上记下了不少自己认为的槽点。
在他看来,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导演不行,浪费了如此惊心动魄的题材,也浪费了一眾演技在线的演员。
明明是可以出彩的题材,却被一个过於平庸的导演抢先做了出来,还做得非常温吞。
《攀登者》应该呈现给观眾的,是凡人之躯如何征服自然、踏上世界之巔,是我们如何在质疑声中向世界彰显中国力量。
可过多重复的、用力过猛的老式桥段,完全破坏了这种情绪的表达。
电影的前三分之二基本上就塌了,导演根本不知道朝哪使劲,明明好好地拍登山就足够的事,非弄几段拧巴的根本无法展开的爱情故事在里面瞎搅和。
另外电影跳跃性的剪辑生硬莽撞,如雪崩般瞬间击溃了演员之间的情感联繫;无休止的配乐震耳欲聋,甚至盖过了珠穆朗玛峰上呼啸的风声。
很显然,导演试图用各种哨(事实上笨拙无比)的方式渲染气氛,却很少將镜头平实地对准珠峰上的攀登者——哪怕是最后的登顶过程。
更不用说影片所犯的那些常识性错误以及部分配音对不上口型的问题了,在“大眼”看来,这部电影的完成度极低。
甚至於可以大胆地猜测,这导演完全没有掌控一个大项目的能力,以至於从电影筹备期开始,他说不定就被各方面因素牵著鼻子走。
只能说可惜了。
从《攀登者》的放映厅里走出来,“大眼”就趁著刚刚下一部电影还没开始的空档,找了个位子把自己的初步观影感受赶紧记录了下来,並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视频素材。
等弄完这些,他就又重新检票入场,开始观看起今天的第二部电影——《中国机长》。
其实和前面的《攀登者》一样,这部《中国机长》同样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它主要讲述的是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並迫降的事情。
电影中的机组在执行航班任务时,於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他们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確处置,確保了机上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蹟。
对於这部电影,“大眼”的观感就比看《攀登者》好多了。
不过这电影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是注水严重。
因为真实事件本身从起飞到备降仅仅只有42分钟,而电影化的展开,明显体现了编剧在改编过程中的黔驴技穷。
於是电影只能用非常套路式的煽情和脸谱化的配角群像去努力拼凑时间。
其实如果用纪实性手段去还原事件,本身就能足够震撼,像开篇一些很专业的行业术语其实就很恰当。
但电影里非要加入雷暴这种完全不符科学常理的奇观设计,当然,这也不差,毕竟特效是找星光幻彩做的,很真实,而且电影改编嘛,夸张一些也没什么。
可加入的另一条航空爱好者的支线,完全就是在画蛇添足,即便被剪掉也对电影本身毫无影响。
只能说这种改编终究还是急功近利了点,以至於原本事件的真实感被削弱殆尽,成了一个编剧主导的类型片,同样是可惜了真实题材。
“从《攀登者》到《中国机长》,我发现在当前的华夏影视圈,如今真正的短板,已经从过去落后的电影拍摄技术、设备和幕后,变成了电影的导演。
作为一部电影的主导者,隨著我们的电影拍摄技术越来越先进,设备越来越高级,幕后人员越来越精良,他们自己的能力反而是逐渐有些跟不上了。
在某些短板被补齐之后,部分导演讲故事的能力反而是成为了更为明显的短板。
像是《攀登者》和《中国机长》这两部电影的导演,他们一方面无法精准把握商业电影的敘事节奏,另一方面在创作过程中,也不能很好地理解某些事情背后的更深层的元素,只能局限於自己的舒適圈里,將过往拍摄电影的那一套逻辑套在新的商业片上,完全不管水土不服和与时代脱节的问题。
只能说新的时代,中国电影界还是需要更多新的年轻导演,或许只有他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市场脉络和年轻观眾的需求。”
“大眼看电影”在看完《中国机长》,趁著吃午饭的间隙发在抖音上的这一段视频和评价,很快就因为其本身百万级別的粉丝量,出现在大量的电影爱好者面前,並且获得了海量的评论。
其中大多数年轻的电影爱好者,都对他的这番看法表示了赞同,同时也都討论著,年轻一代的导演中,除了王皓以外,还有谁的导演水平比较优秀。
而在对上午的两部电影做完评价后,吃完午饭的“大眼”,又重新走进影院,开始观看今天的第三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