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我上了地下世界的暗杀榜?”
当成功抵达安全基地,一艘停靠在海边的中国军舰上时,从秦燕妮那里了解到部分事件详情的罗辑声音忍不住高了八度。
他看了看手里平板电脑上的暗网悬赏榜,上面原本排名第一的麦克·伊文斯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王志文所饰演的陈昂博士,其身家也翻了一倍,变成了440枚金币的天价。
而他罗辑就排在第二,100金币的悬赏价格是第三名曼努尔·雷迪亚兹的两倍,这足以让很多地下世界的杀手为之心动了,像是什么“机械师”那样的顶尖杀手,都能给他安排上一打。
“不是,他们悬赏我做什么,我就一研究社会学的,又不是丁仪那家伙!”
罗辑大声抱怨着,秦燕妮没理他,只是和那军舰的长官打了声招呼,军舰立刻就起航了。
“你们这是要把我带到哪里去?”罗辑不依不饶地追问着。
秦燕妮这次总算是答复了他,“去联合政府,史部长在那里等你。”
随着这句话,军舰劈波斩浪,开始护送着罗辑向联合政府的方向驶去。
不过画面紧接着一个切换,他就站在了联合政府的大门口,左右两边是著名的“铸剑为犁”雕像和“枪管打结的左轮”雕像。
“史队长!”
罗辑看到了那站在铸剑为犁雕像下的中年男子,那就是现如今华夏特事部门的老大史强。
相比于上次见面,他无疑要胖了一点,身上原本的精干气息和痞气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和善的笑容和些许官僚气息。
“哈哈哈,罗博士,欢迎欢迎!”
史强笑着和罗辑打了声招呼,然后又把身旁一个有着欧洲面孔,身材高大,衣着整洁,像是一位高级官员的外国人介绍给他。
“这位是坎特先生。”
坎特主动和罗辑握了握手,然后他手下的安保人员迅速将几人都保护了起来。
“你们这样弄得我更紧张了。”
为了活跃气氛,罗辑主动开了个玩笑,但看着史强和其他人一脸严肃的样子,这位年轻的社会学学者也只能干笑两声。
“会议什么时候开始?”
“一个小时后。”
“时间卡得这么紧?”
“今天会有好几个议题,大家的时间都很紧张,你知道的,现在每个人都说要争分夺秒。”
“确实,那么,我们可以交接了吗?”
“不,这一位的安全仍然是由你们负责,我说过,你们是做得最好的。”
史强沉默了几秒,看了看一旁有些不明就里的罗辑,又看了看面露疲色的秦燕妮,最终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一行人走进了联合国的办公大楼,推开会议厅的大门。
此时巨大的房间里已经坐满了人,嗡嗡的说话声响成一片,即便是罗辑他们进来,这些人也只是略微打量了他们一眼,便又继续投入到议论或者争吵中。
作为一名社会学博士,罗辑当然是懂得多国语言,在和史强等人于会议大厅第五排靠通道的位置上坐下后,他就听清了邻座两人的对话。
这两人在讨论英雄史观的问题,对此罗辑倒是不怎么感兴趣,好在随着他们这批人的到来,会场很快就安静了下来,因为联合国的秘书长萨伊已经走上了主席台。
“各位,现在我们要进行行星防御理事会第19次会议,本次会议的具体内容有两项,首先是对逃亡主义的讨论。”
随着主席台上萨伊的开口,有关于“逃亡主义”的探讨也在这联合政府的会议大厅内部正式展开。
对于逃亡主义,这是当前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刚刚泛起的,正在精英阶层蔓延的思潮。
自从宇宙闪烁事件出现后,三体星人的舰队即将到来的消息,已经扩散了出去。
而当三体危机出现后,逃亡主义自然是应运而生。
该论点主要认为在人类尖端科学被质子所使的前提下,一两百年的时间里,规划地球和太阳系防御是没有意义的。
考虑到人类技术的发展速度,比较现实的目标应该是建造星际飞船,使人类能够向外太空逃亡,以避免人类文明的彻底灭绝。
不过即便是未来人类能够建造星际飞船逃出太阳系,考虑到当前全球的现实情况,以及科技水平限制和物资限制,未来也很难说是通过星际飞船帮所有人类都离开地球。
这就会面临到一个谁能逃走,谁要留下来等死的问题了。
罗辑坐在联合政府巨大的会议厅里,听着众多人士就逃亡主义问题进行着讨论。
与其说这是讨论,倒不如说是争吵来得更为合适。
在这个过程中,电影里给了两个人大量的镜头,他们的表现也是一众讨论者中最为突出的。
其中一人名字叫做弗里德里克·泰勒,他的身材瘦长,戴着一副宽边眼镜,整个人看起来普普通通,但身份却是不一般。
作为刚刚卸任的美国国防部长,弗里德里克·泰勒对美国国家战略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而且它不仅仅是一个战略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个行动上的巨人,曾在处理多次重大危机事件时,表现出令人赞赏的果敢和远见。
而在其创作的《技术的真相》一书中,泰勒也明确表示了技术共享的最终受益者将是小国家,大国不遗余力发展技术,实际上是为小国通向世界霸权铺下基石。
所以他也是当前最为反对“技术共有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认为技术的共享并不一定能促进全球科技的大发展,反而会因此带来国际政治局势上的动荡,甚至是被野心家利用,从而引发更多的国际战争。
“我们当中有很多理想主义者,但理想并不能当饭吃!”
弗里德里克·泰勒在会议上如此说道,将矛头对准了那些提倡“技术共有化”的号召者,指责他们的圣母心态,只会将人类拖入深渊。
而与之相对应的,自然就有人站出来对其进行反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