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甚至有些得奖者登台之后,干脆掏出一张a4纸,如同数来宝一般朗诵长长的名字。
当然,从理性角度分析,人们可以理解也应该理解,每一位得奖者背后都有一个团队,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属于自己的认可,就如同日常生活里,自己辛辛苦苦的工作成果却被领导抢走了所有功劳,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一幕,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认可。
即使是好莱坞也不例外。
又或者说,好莱坞尤其如此。
这里是名利场,人人都试图抢夺功劳,人人都希望自己出现在得奖感言里,哪怕自己根本没有半分功劳,也依旧不择手段地试图站在聚光灯底下,每个名字的露面都是利益的博弈,这也导致得奖感言的感谢名单越来越长。
现在,这件事正在演变为一项任务,甚至是一个战场,以至于得奖者不得不朗诵三十个五十个除了当事人之外谁都不认识的名字,对于那些被提及名字的人来说就是一闪而过甚至不到一毫秒的待遇,而对于颁奖典礼来说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枯燥无味,除了拉长颁奖典礼时间之外毫无帮助。
没有人喜欢这样的得奖感言。
然而,现在?
在今晚第四次登台的时候,安森以这样一种方式杀了一个回马枪,几乎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这一幕。
看看雪儿-克罗满脸错愕瞠目结舌的表情就知道了,这应该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颁奖嘉宾的登台时间比得奖者更久。
那种荒诞的喜感,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尽管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反应,但下意识地开始鼓掌,在大脑开始运转之前,嘴角的笑容上扬起来,最后再也控制不住,演变为拍掌大笑,前仰后翻。
妙,妙不可言!
轰轰烈烈地,强势出圈——
年度制作,本来就是万众瞩目、重中之重,关注格莱美但没有观看直播的音乐爱好者们也不会错过得奖名单;而现在,职业生涯首次赢得这座留声机奖杯的安森却以这样一种方式为最高期待画上句号。
话题,全面井喷。
而且!匪夷所思的是,一面倒的全部都是赞誉和掌声,惊叹、赞美、夸奖不绝于耳,甚至一大批曾经对安森完全没有任何兴趣的音乐爱好者也没有掩饰自己的意外,纷纷表示他们对安森刮目相看。
“从来没有想到安森是这样的类型。”
“大胆。叛逆。勇敢。张扬。以前还以为他拒绝奥斯卡只是做姿态罢了,现在看来这才是他的真性情。”
“和印象里的瓶乖宝宝完全不一样。”
“讽刺效果拉满,却又不失幽默。这次真的见识到安森的全新面貌。”
“哈哈,哈哈哈,安森刚刚是给全场嘉宾一记耳光吗?”
cbs电视台自己也没有预料到,就在安森转身离开的时候,格莱美颁奖典礼的收视率再次迎来一次窜升,一大批观众纷纷转台试图见证经典,但一切转瞬即逝,发生得太快,结果就连安森的背影都没有看到。
机智的导播,立刻重播,反正也就不到三秒的得奖感言,多重播几次也没有影响。
当颁奖典礼落下帷幕的时候,值得讨论值得关注的焦点数不胜数,但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这一幕得奖感言的出圈指数最高,俨然成为第四十七届格莱美载入史册的瞬间,一直到多年后依旧为人们津津乐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