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听说可以买一套家属楼里的房子,朱涛便迫不及待的拉着钱大勇一起过来咨询。
“涛子,这个消息是真的,例会上,各个领导都表决通过了。
当然,这个消息还没最终对外公布,中间会不会有什么变故还不清楚。
所以,你们自己知道就行了,别跟其他同事议论,也不要散播不实的消息。”
王孟德放下手中的文件,然后笑着说道。
在单位里。
除了蒲老和几个师弟师妹以及他的学生以外。
其他人都是同事和下属的关系。
只有钱大勇和朱涛两个人,勉强算是朋友了。
因此,他非常的珍惜这一层的关系。
“太好了,我到时候肯定会买。”
朱涛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差点就要跳起来了。
他们家的两居室,不仅有自己一家子,还有父母和一个年龄小的弟弟住在一起。
关键是他自己的孩子,也在逐渐的长大,住在一起非常的不方便。
如果能多来一套房子,哪怕是一居室,也能解决很大的问题。
“这个事情我们还准备继续研究,也要看看市里和区里能给批下来多大的地块。
如果是地方够大,房子建的多了,说不定每人都能购买两套呢。”
王孟德又透漏了一点消息。
他的两个儿子马上也快要成年了。
必须未雨绸缪才行。
最多再过三四年,说不定就要找对象了。
而等到政策松动,估计最少也得六七年之后的事情了。
朱涛和钱大勇两个人高兴的离开了。
办公室里,王孟德的几个研究生学生,也同样兴奋。
他们目前还不属于广安门医院的职工,暂时享受不到分配住房的福利。
现在住的地方,也只算是宿舍。
不过作为王孟德的学生,参考师兄师姐们,以后毕业了,进广安门医院是肯定的事情。
到时候,他们也能分一套自己的房子。
同时,也可以再多买一套。
就算是刚工作没有钱,也能通过分期付款的形式解决这个问题。
这时候,王孟德已经把文件给审阅完了。
这些都是鲁院长吩咐秘书送来的,让他提前了解相关的工作。
在这些文件里,就有目前广安门医院的小金库里使用情况。
由于国外那些病患的捐赠,再加上国家定期拨下来的物资,单位根本不缺物资。
所以,也基本上不用钱去买。
这就导致。
哪怕前些年,一直在持续建造职工家属楼,以及补贴了一部分在新院址建造上。
可账上依旧躺着一大笔钱。
王孟德作为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又是副院长之一,之前也了解过。
可没想到,今天看到的数字,居然比之前多出了不少。
整整数亿人民币,在这个年代,可谓是天文数字。
也就是广安门医院,如果是其他单位的账上有这么多的钱,早就被上级部门给弄走了。
这可是比全国大部分的单位或者工厂一年的产值还多得多。
作为后世人的思想。
王孟德对于账上放着太多的钱,有一种抵触心理,他一直想着要出去。
只不过之前没想到该如何。
时间很快就要到元旦了。
由于整个单位都齐心协力的在推这件事,所以集资建房的进展非常的快。
市里和区里经过研究,特事特办,给广安门医院这边批了很大一块地。
地理位置就挨着新院址不远,直线距离大概有三公里不到。
在后世属于三环内。
这块地方,最少能建几十栋楼,挤一挤的话,上百栋都没问题。
反正这个年代的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绝大部分四环外的地方,现在都还是农田呢。
就连三环内,也不少还是农村。
有了地方,自然是开始规划了。
一开始,王孟德本打算照着以前的图纸,继续建造就行。
谁知道,广安门医院这边要建房的消息,不知道怎么着,就被那些外国病患们给知道了。
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几百个病患以及他们的家属,居然联合起来,想要出一份力。
他们凑在一起,派出了代表,找到了王孟德。
建议不要再建造六层房子了,而是建造带有电梯的高层。
设计图纸由他们出,相关的一些材料以及机械设备,也由他们提供。
比如电梯,建筑钢筋、水泥、吊塔和各种设备等等。
反正几百个有权有势有钱的人,成本平均分摊到每一个人的头上,根本没多少。
况且,后边每个月,还会源源不断的来新的外国病患。
他们肯定也会出一份力。
对于这些人的好意,王孟德想都没想,自然是毫不客气的笑纳了。
自己可是救了这些人的生命。
和生命比起来,些许的钱财算什么。
再说了,这些人的钱不要白不要。
有了外国病患们的加入,广安门医院的家属楼建造的就更加的迅速了。
这些病患里,可有不少都是各个国家的政要,或者是富豪。
也有本身就是做房地产的大佬。
图纸基本上都是现成的。
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简单的修改一下就行了。
反正最终确定的楼层,也就是十八层。
在目前的华国,可能技术、设备等都有困难,但在西方发达国家那边,早就成熟了。
只需要设备、建筑材料等到位,再由一部分建筑工程师来这边指导。
相信要不了两年,广安门医院的几十栋家属楼,陆陆续续的就能拔地而起。
而且。
别看从六层步梯房变成了十八层的电梯房。
工程量变大了好几倍。
可由于很多建筑材料和工程设备都由国外病患们来出。
最后算一算,广安门医院需要费的钱财,居然变的更少了。
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