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先生将九龙仓收入囊中,霍先生将港灯收入囊中,总之这一世香江的英资,因为王德明的影响,大部分都被华资拿下。
前世作为香江洋行之首的怡和率先将注册地迁移出香江,造成香江经济大幅度震荡;而太古洋行多年以后在不仅仅在香江,还在大陆拿下好多地块,建设太古中心。
前世陈丹青说过,有一句广告词让他感到特别的难受,说什么爱一个女孩就带她去太古里这是什么扭曲的广告爱情观?
王德明在香江手握四大洋行,一个发钞行渣打,论财富和在香江的影响力,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83年的春节,王德明是在香江过的,太平山顶的王氏庄园里很长时间就没这么热闹过。
双喜临门,第二个就是中英正式公告:香江已经确定97年正式回归。
虽然很多人跑路,不过他们想多了,王德明邀请包先生,霍先生等人来聚会一起过除夕,可不仅仅是要看第一届的春节联欢晚会。
客厅里的电视机上正播放着刘阿姨唱歌,王德明点着烟,翘着二郎腿,笑着说道:“香江这边以后估计还是继续在房地产和金融方面。”
“轻工业和石油炼化肯定是竞争不过大陆的。”
“咱们算是在大陆的改革开放布下一个先手。”
包先生气色好了很多,尤其是在王德明帮忙抓中药调养身体,另一个则是将九龙仓收入囊中后,成功上岸。
“沪市,津市,还有广州的海港,我们都已经先期投资不少,我相信德明的眼光,以后这些港口的价值,会比香江甬港的港口价值更高。”
霍先生跟着点头,“我们在香江的港口,只能占一个货港,每年还要上交5个点的房产税,可大陆是一次性投资,可以一直延续下来。”
“德明,我知道你去年把英国的几个汽车工厂买下来,搬迁到大陆,快投产了吧?”
“投产也是假投产。”王德明摇摇头,“还是国外的零件组装的多,国内现在的标准化生产和精度很难达标,废品率太多。”
“我已经让英国的工程师们向领导们提意见,机床行业是工业之母,必须要加大投资。”
“只可惜现在国内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研发。”
包先生等人微笑着,说道:“总归是一步步的前进着的。”
“国内的基础这么好,只要沉下心来一点点的做,总归是能成功的。”
“呵呵,这个我相信。”王德明笑着回复:“我最大的底气是沪市的运十大飞机团队,被我拉拢到手里。”
“他们是一个成熟的团队,之前研究飞机,无论是发动机还是机体,都是国产化的;现在研究汽车,也是一样,哪里不足,就加大研发。”
“我相信很快,就能实现国内汽车的国产化,然后可以进行出口。”
“到时候,我买100辆,用于公司出行。”包先生最先捧场。
“哈哈,我也来100辆。”霍先生也紧随其后。
其他来做客一起过除夕的人也纷纷给面子,几十辆,上百辆的,不一会儿上千辆汽车的额度就光了。
王德明笑着摆手,“大陆这边也特别欠缺汽车。”
“尤其是公用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