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喇叭忽然收起笑容,转头盯著案板上的肉,说道:“剩下的肉今个能卖完么?”
“能!二寧说午后虽然不比头午人多,但咱们今个预备的量却正好,我估摸三点来钟就能卖完。”
李福强惊呼:“誒呀!咱这些天收的货,明个就能全都卖了吧,那得赶紧去进货啊!”
老薑笑说:“不著急,我先前就联繫南兴村了,他们打著牲口直接送到这,省著咱去接货了。”
“这么整是挺方便的,要不然以后也让他们送过来?”
大喇叭摇头:“不行,我老弟说过,咱们做买卖得经常出去接触人,不能就守著这一亩三分地,否则外面的世界变了,咱们都不知道。”
“嗯吶,如果有人看咱们整的肉铺买卖好,也在他们屯子整个肉铺呢?到时候咱们心里也能有个准备,不至於晕头转向。”
“对劲儿,一点不差。”
午后,他们又卖了80多块钱,当天拢共卖了200多,利润就有將近30块钱,差不多是林场普通职工一月的工资了。
连续三天,肉铺拢共挣了80多块钱,当天晚间大喇叭收肉回来之后,便和李峰、老薑找到了刚到家准备休息的刘大明。
当老薑把80多块钱分成四份的时候,刘大明有点发懵,问道:“啥意思啊?”
“分帐啊!这是咱们这三天卖肉的利润,我寻思李峰跟著咱干了挺长时间,也不能只挣差价,所以我和国兴就寻思也算李峰一份,以后就不从他手里过一遍货了。”
大喇叭点头:“嗯吶,这钱我算过好几遍,咱仨之前是平分的,而且你还有钱在进货的帐上,所以还是按照咱之前说的分,今个过来一是分帐,二是想问问你给李峰多少股合適。”
刘大明说道:“啊,你们三天就挣了80多?誒我艹,这比我干楞场挣钱啊。”
“那必须地,先前特意准备了挺长时间呢。”
“我同意倒是同意,但这钱也不能今个就分吧?往后不还得进货么。”
“进货的钱充裕,这三天挣的今个就分了吧,省著以后帐本乱套。”
刘大明问道:“以前我分几股来著?”
“三股!我和国兴分剩下的七股。”
刘大明点点头:“啊,那你们给我留一股就行,以后我也不参与卖肉了,货都是你们干的,我就掏了点钱……”
老薑瞅了眼炕梢织毛衣的吴秋霞,摇头:“你听我说,咱先这么分行不行?让李峰掏300块钱入股,再帮著收肉卖肉,给他两股半,然后你占一股半,我和国兴各占三股。”
“行!这有啥不行的,我也没出力,搁家躺著也挣钱,还不好?”
大喇叭笑道:“成!那就这么定了,要不然咱哪天签个合同?”
“签合同真行,咱也不是为了防著谁,主要是这么整正规!”
李峰呲牙点头:“我看行!”
刘大明说:“嗯吶,但这把分完钱,以后得定个日子,不能想啥时候分就啥时候分,这么整不是乱套了么。”
“对劲儿,那就每个月的月初分帐……”
他们嘮完之后,刘大明就收下了分红,拢共12块7毛钱。
翌日,所在山沟子里的庆安地区下了场小雨,由於昼夜温差巨大,在夜里雨水混合著雪结成了冰,直到一个礼拜后才在暖阳的照射下缓缓融化。
这阵子徐寧等人没有去跑山,不止是山上有冰雪融化造成的泥泞道路,最主要的原因是哪天在黑石塘打狍子,李福强的脚踩空落在石缝里,脚脖子肿的如同馒头,回家就被老妈骂了,所以徐寧也就消停了。
但他在家也閒不住,趁著天气逐渐变暖,他和王虎就跟著马六去了东山地窨子,先將蜂王送到后山的蜂箱中,然后跟著马六在后山养了几天峰,说是养蜂,其实就是学习如何照顾蜂王……
孟瘸子给製作的十多个蜂箱全都拿到了后山,但苦於没有蜂王入巢,所以马六就催促他赶紧去市里买蜂王。
徐寧办事不磨嘰,翌日早晨就开车去了市里,这次他没有带著媳妇和嫂子,因为过两天是劳动节,徐龙得开车回来,到时候让她们跟著徐龙一块去市里就行了。
到了市里就紧忙联繫朋友,询问哪里有卖蜂王的,小杜当天晚间就拽著叶旭来到了杨立国的饭店。
最近杨记家常菜馆的生意不错,因为杨立国听了徐寧的话,无论吃啥都不要票,哪怕价格比有票的贵一些,来饭店消费的人群也都能接受,由於杨立国的手艺不错,还有不少回头客。
和叶旭喝酒嘮了两句,临著回家时,叶旭说明个给徐寧送来几只蜂王,待叶旭走后,徐寧才听小杜说,叶旭姥姥家的村子就搁山边子,整个村全是养蜂的……
次日,徐寧和老钱碰了面,他让老钱赶紧联繫工程队,然后他也联络了砖厂的老板,让砖厂李老板在5月3號之前送来10车红砖,还给孙伟民打了通电话,跟他要了10车炕石板,买炕石板並不是要盘炕用,而是要铺地面!
午后三点多钟,叶旭找到了徐寧,递给他七个柳条编制的笼子,嘱咐道:“每个笼子里都有一只蜂王,你拿回去得注意保暖,这两天气温变化太大,蜂王很容易死。”
“嗯吶,明儿我就把它们都送回去。旭哥,这些蜂王得多钱啊?”
“啥钱不钱的,你往后要是碰著合適的好车,给我留一辆,我老舅可能想买辆车。”
“誒呀,那必须地!有好车我告诉你一声,多钱来的,我多钱给你。”
“妥!等你开始建房的时候,要是有啥事不好解决的,你就联繫我。”
“放心吧,旭哥,我不能跟你客套。”
叶旭走后,徐寧將装有蜂王的笼子掛到了车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