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维约夫也知道,确实是没有能够给他们解释的翻译,于是自己亲自下场。
“我虽是步军出身,也颇懂炮战,这是实心弹,用来轰击堡垒;这是葡萄弹,用来近距离打击人员;这是开弹,在地人头顶或者阵中爆炸,能够造成巨大杀伤。”
“只是军门又要用何物为标?”
杨芳指了指目前大炮对着的那片空地,示意索洛维约夫还没有放上靶子呢。
“这有何难,若是能牵些猪羊来,便是知晓。不过到时候要吃肉时,可要小心里面有没有弹片。”
索洛维约夫也是友善提醒,不过杨芳么,他就不信索洛维约夫的。
当然了,他今年也不过47岁,还不是老登,自然也不会说妖法,他只是不信。
杨遇春在一旁不言语,倒是想起来了随从福康安、海兰察等人远征廓尔喀时,与廓尔喀兵大战的场景。
说起来,他从去台湾讨伐林爽文开始,一直就跟着福康安,见识比别人还多一些。
不过他去了廓尔喀,也没见到英夷怎么打仗,只不过见过英夷的武器。
福康安当时不上心的原因,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给廓尔喀人卖出的武器,也不是那么精良。
而换成了俄军,一看就知道他们用的都是好玩意儿。
大炮一响,葡萄弹也就打的这些猪羊一片哀嚎。
不过也能够看出来,这个杀伤力还是很明显的。
因为要体现实心弹的威力,索洛维约夫还特请拉了两排猪,然后让一门6磅炮开火。
至于这个威力,清朝这边虽然见识过,不过也得感叹,打的可真够准的。
操炮、射击到瞄准,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至于这些被炮决的猪和羊,自然也是给军粮城参与检阅的俄军和八旗兵改善伙食了。
“下面,各位就要看到列阵射击了。”
索洛维约夫说自己是步军出身,杨遇春等清朝将领也就知道。
一个步军都统,要是这个练不好,那就该回家抱孩子去了。
步兵们列阵以后,阵型也是不乱。
近卫军和海军步兵使用的都是后膛装填步枪,这样列阵射击的时候,射速也是非常快。
很快两列横队的士兵,就已经完成了五轮射击。
这看的骑在马上的嘉庆,倒也忍不住叫好。
之前绵宁单人用枪,也只是看到很有准头。
但是这一次的洋枪,是上百人列队射击。
绿营和八旗用火器的那些兵,射击效率是大大不如的。
至于最后上来的水手,虽然他们用的还都是前膛步枪,但是这个射速也已经很快。
果然还是在靶场上,更能够见识本领。
而射击完毕以后,这些俄军也就收队了。
重新列队在校场上,演武也就结束。
至于后面八旗兵的检阅,还不至于搞个提笼架鸟那么夸张,有时候就是纯黑的。
从顺治十三年开始,清军一直都是有大阅仪的,到了乾隆年间更是被郎世宁了出来。
每三年要大规模检阅一次,这一次算是小阅仪了。
八旗兵是分为上三旗下五旗,从他们铠甲的颜色和式样也能够看出来的。
前面还有蒙古马队,就是这个火器落后了一些。
而且说起来,清军的训练,到了嘉庆末期已经开始有些差了。
不过列队走的,倒还算整齐,起码比索洛维约夫刚开始接手塞尔维亚兵的时候强。
索洛维约夫不禁想到,要是给自己时间,用八旗精锐和山东大汉编练几万人马,放在几个关键地点蹲坑,到时候也够英国佬喝一壶的。
至于清军各镇的总兵,彼此的距离也太远了一些,要想互相救援的时候,兵力优势根本是没有的。
绿营那操练水平,乾隆都已经要发怒了,等到道光的时候可能还更让人抓狂一些。
要不也不至于到了咸丰的时候,逼急了搞出来团练。
嘉庆本人在看到了前面阵容齐整的俄军以后,自家的八旗瞬间就不香了。
本来也跟王致和的臭豆腐似的,能用是能用,不过这水平是肉眼可见的下降。
虽说还有乾隆时期留下的老将们,可是也不是这么用的。
说起来,下面那些汉将里面,杨遇春和杨芳还是文化水平比较高的。
前者是武举人,跟着福康安没少立功,后来自己单独带队也很有本事,几次平定叛乱;后者是投笔从戎,被杨遇春发掘以后提拔起来的,除了宁夏兵变时比较拉,遇到英国佬以前还保持着夸张的胜率和战损比。
如今要表现出来,他们也是非常惊叹。
至少,在嘉庆面前,这个武器要更新,大炮都要最好的,火枪也要更新,这都没有问题。
而清朝本身马匹质量的下滑,就是另外一回事。
要引进马匹,也要看看如今的形势。
嘉庆都是准奏的,事情倒也方便。
索洛维约夫的目的时达到了,他个人还是很希望这些清军的总兵提督们,对于自家军队是个什么水平,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反正以后也打不过,只是输的不会那么惨。
而嘉庆对于索洛维约夫那个引进俄罗斯人补充佐领,又把爱尔兰人弄来加入八旗的想法,也没有什么意见。
他这么多天,也被磨耳朵,索洛维约夫给他演说的这些事情,他倒也记着呢。
像是爱尔兰人和英国佬有深仇大恨这类,他也很是清楚。
而俄国兵,怎么看水平都不错。
也就是要弄些哥萨克来,换个皇帝继续效力。
这样下来,事情就圆满的解决了。
索洛维约夫的军火计划,还有兵员计划,教习方略,都没有了阻碍。
剩下的就是打钱。(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