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陈渊的威望
陈渊踱步来到桌前,并没有着急继续说话,只是淡定的看着目瞪口呆,满脸骇然的村民们。
这些反应在他预料之中,他就是要制造一颗炸弹,狠狠的震颤禹城村所有人。
一来,他在村里的生意藏不住,抛开斌叔摘出的钓场不谈,其他无论是民宿餐饮,还是游乐场,亦或者禹城影视等等。
只要是村企合作的项目,村民们就可以查阅经营情况,即使想要财不外露,也根本做不到。
再则,陈渊就要是露。
禹城村成立了休闲旅游度假村项目,这个项目就是禹城村的发展方向,而他就是项目发展的火车头。
禹城村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未来有没有希望,全看他这个火车头有没有实力,他表现的越强,村民们就会更信服,更积极,更好调动。
禹城村,才能更好的发展。
“这就是网络大电影和大荧幕最本质的区别,拍摄周期短,预算投资小,却能博得数倍数十倍乃至百倍的回报率。”
待得村民们逐渐平息,全部用炽热的目光看向陈渊时,陈渊拿起喇叭继续说道:
“就拿道士这部网大来说,最终票房绝对能达到两千万左右,按照村企合作的分红比例,将获得四百万左右分红。”
嘶!
话音落下,安静的餐区明显传出阵阵倒吸声。
那是震惊骇然,是激动兴奋的声音。
四百万,或许之前还没什么概念,需要想一下才明白。
但今天刚刚经历了分红,一百多万现金当着所有人的面刚刚分完,四百万,意味着他们手里的钱还能翻倍,甚至翻两倍。
而这,只是一部电影,从拍摄到制作的周期不过短短一个月出头,这不是福利,这简直比上班还强啊。
“禹城影视的框架早已搭好,编剧部、导演部、签约艺人、后期制作等等,都已在稳定运行,在致力于精品爆款的前提下,月均产量能达三部。”
“待得节后再扩军,禹城影视必将腾飞,我们不会一味的追求产量,质量和数量并驾齐驱,禹城村必将腾飞。”
轰!
这绝对是颗炸弹,将所有村民都狠狠震住了。
他们知道了网大的回报率有多吓人,按照最理想的状态,月均三部,部部都是精品爆款,一个月利润不得几千万?
一年好几个亿的利润,仅是这一个项目,禹城村分红就有好几千万,每户均分恐怕能上六位数。
再加上禹城村其他项目,仅是分红就强过许多工作了,如果再加上工资,让那些觉得在外好一点的都开始动摇了。
就算这部只是个例,但按照陈渊所说,网络大电影周期短,投资少,意味着试错成本非常丰厚,就算一年只能打造出三五部精品爆款,那投资回报率也是非常恐怖的。
禹城村能拿到的分红同样惊人。
“网络大电影还有个好处,上线期满,分账票房周期结束后,还能转广告分成模式,意味着一部电影,授权期内,始终会有源源不断的利润产生。”陈渊继续笑道。
试想一下,当数量足够后,哪怕每部分成有限,积少成多也将会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这就是一座座金山,授权期内取之不尽。
“哎呀,年底这段时间太忙,都没顾得上这事,差点忘了我还没看呢,不行,我先去宣传。”
随着陈渊声音落下,安静的餐区忽然有人开口。
像是个引线一样,瞬间得到不少人附和。
“年底确实太忙了,各种报表会议总结,搞得人晕头转向,好多事都没记住,我也宣传去。”
“我刚弄完毕业论文,是说总感觉忘了什么,原来是咱们村的生意。”
“嘿嘿,宣传宣传,助力票房。”
之前那些觉得陈渊再厉害和他们也没多大关系的,还有那些不感冒的小年轻,此刻都变得积极起来。
一块两块是垃圾,一千两千是惊喜,一万两万就不同了,如果再有品十多万甚至更多的机会,人的状态就会完全不同。
此刻完全体现出来。
“兔崽子,叫你上点心,你磨蹭到现在都没弄。”
“早给你说了,陈老板厉害着呢,你还瞧不上这点,有本事别问家里要钱啊。”
老一辈看到自家孩子居然没宣传,甚至都没看,完全忽略了这件事,直接就是闪击后脑勺。
当然不是真大,同时脸上的笑容藏不住,仿佛在儿子面前证明了他们是对的。
可看着自家孩子,再看陈渊,不少村民的目光,忽然很有默契的看向旁边的陈军,还有后厨忙碌的唐英。
羡慕啊。
咳咳。
陈军忽然感受到那些村民投来的羡慕目光,一时微愣,随后有些不好意思的左右张望,不知该有什么表情。
只是那嘴角的笑容,却怎么也藏不住。
“禹城影视会和禹城村相辅相成,每部影视都会植入禹城村旗下其他项目,甚至有成功的艺人,还会为禹城村代言。”
“禹城影视会发展,同样会促进禹城村发展,村里的民宿、餐饮、游乐场和养殖基地,海果园等等,这些项目都会有非常可观的收入。”
“甚至后续还会开发其他项目,比如渔具产业,更多的游玩项目等,我坚信,禹城村一定会腾飞,走向富强。”
看着村民们或许当场宣传道士网大,或是互相感叹,脸上洋溢着幸福激动,还有对未来的期许。
陈渊趁势鼓舞,随后顺势提到人员的事。
“禹城村能赚钱的项目很多,但这些项目都缺人,我希望能够留下的村民,都能留在禹城村,共同建设我们的家乡,打造幸福的新时代。”
“无论是村企还是我陈渊,愿给你们兜里,愿诸君,与村同行。”
说完,陈渊微微欠身,感谢在场所有人。
“好!”
“陈老板说的好,我愿意留在村里,建设我们家乡。”
“禹城村肯定会腾飞,我们一定会走向富强。”
“我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