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轻易给出去,没人会那么傻把自己的钱给交别人。
“你一部电影的收入就顶得上我们一家公司一年的利润了,上面没有人找你吗?”王常田道。
“有,这两天的电话没少打过来,都想让我把公司拿去上市。”陈守着嗤笑道。
脸上写满了不屑,股灾之下,华亿腰斩,九百亿市值现在剩下四百亿。
光线倒是稳如老狗,虽然跌了不少,也慢慢稳住了,没有像其他影视公司一样。
毕竟光线的主要业务是发行,广告一类,加上王常田发布的各项公告,表示公司的运营情况完全没问题,这才稳定了股价。
华亿那边就没那么好幸运了,拿不出什么成绩来,好消息是宣布了一部电影去欧洲参加三大。
一家房地产公司只能依靠电影来刺激股价,也是贻笑大方。
一样亏的还有很多明星艺人,都是投资了各种传媒公司,很多人亏的钱都被挂在微博上行,触目惊心。
这种情况下,上面也着急了,到头来才发现国内的影视圈泡沫如此之大。
真正的能在影视圈靠电影赚钱的没几家,都在股市上割韭菜。
已经沦为全世界的笑柄,最大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市值在短时间内贬值超过一半。
只有区区四百亿,而且也没有拍摄什么电影作品,而是去炒作房地产。
上面怎么可能不着急,娱乐传播本来就是外宣手段之一。
要知道隔壁南韩凭借所谓的男团女团在世界各地宣传他们的软文化,走向了国际舞台,成为了油管的五大之一。
而国内的宣传力度明显不够,很多外国人提到亚洲国家还是日韩,这就是宣传的作用。
一直以来都被外国的传媒巨头把控,甚至国内都受到严重影响,这些年才好了一些。
现在急需一个能站出来,真正能打的公司。
看了一圈之后,发现居然有个守着影业,人家不上市,但是人家的公司最赚钱,而且还不是在股市中赚钱,而是实打实的靠电影赚钱。
今天早上还有人给陈守着递话,如果他愿意上市,上面会给他开一路绿灯,就像当初的华亿一样。
别人上市都是求爷爷告奶奶,甚至小马为了上市折腾了好几年,现在已经沦为三流制作公司,在太平船最后一部上映后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小马彻底没了声音。
王常田听到陈守着说的,满脸羡慕,自己当初上市多么困难,怎么到了对方这里那么容易。
融资是为了让公司做大,上市是为了回馈投资的股东,这是互惠互利的一种行为,受伤的永远只有股民。
现在看看国内的制作公司,在电影这方面能稳定赚钱的还真只有陈守着的守着影业,找他上市最好。
问题是缺钱了才需要融资,人家一年靠电影,靠版权就已经能比一般的上市公司还赚钱,干嘛要给别人做蛋糕。
融资之后除了提供钱之外,还能提供文化产出吗?
又不是工厂,有了钱可以扩大厂区,增加生产线。
有了钱不一定能有好项目,再多的钱也有可能项目一场空。
看看小马就知道了,投了多少钱进去,到头来毛都没有。
中影更是投资了两亿进去,全部亏完了,被骂的狗血淋头。
这一行不是投钱就一定能赚钱,为什么陈守着不看好阿里。
是有钱,是有想法,问题是所谓的大数据,完全没明白作品的含义,在他们看来名人导演就能做出好作品,大ip就一定能大火,有粉丝就一定有观众。
如果真是这样,当年华尔街早就成功了。
甚至陈守着想坑死他们也容易,拿一些垃圾剧本,去找好莱坞一些大导演,让他们找中方的人合作一下,一看是大导演加上陈守着的剧本,肯定不缺投资。
如果他真的这样做,这些所谓的大公司,大资本会死的很惨。
只是陈守着不想做而已,这样会被人记恨。
就算要做,也不能说明白了。
做也不是现在做,等自己钱赚够了,有足够实力了再给他们下套。
“我真的很羡慕你,你都低估了你的实力,现在的你已经不缺票房,如果能搞一个国外的大奖,你以后会更稳,到时候和上面说话也硬气。”王常田感慨道。
“明年可以试一下。”陈守着想到了什么笑道。
“什么奖。”
“奥斯卡就行了。”
“你口气真大,现在国内还没有一个人拿到过奥斯卡,宝岛那边倒是有,不过人家是有卡的,混北美圈子,完全不算国内,大诗人靠着一个金棕榈吃了几十年,你要是能搞来奥斯卡,以后绝对不会再出现安楽那种情况。”
“那我可要试试看,到时候享受一下大诗人的过审待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