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远在沙俄的北川老师並没有忘记我这个关门弟子!”
薰子用力攥紧那迭稿纸,心里暖暖的。
上次和北川老师面谈已经是两个多月前的事了,自那以后,两人就没再联繫过。
薰子知道这阵子北川老师要忙那本用来打脸诺奖官方的新书,纵使心中想念,也很识趣地没打扰他。
没想到时间飞逝,北川老师竟然会忙里偷閒,主动给她寄来新书手稿!
被在意之人也默默在意著的感觉真好!
薰子心里又甜又暖,开心了好一阵,这才平復下心情,隨后翻开那份书稿仔细阅读了起来。
这是北川老师即將发表的新书,肯定不会毫无意义地邮寄给她。
虽然北川老师在信里只写了一些对她生活和近况的关心话,然后让她顺便看看这本新书,写写读后感,並没提及文学创作方面的事,但薰子早已把看新书和写读后感当成了北川老师对她的一场考验!
北川老师曾明確对她说过,他的五个弟子中,惟有还没正式出道的薰子最有可能继承他的衣钵。
自己可不能让北川老师失望啊!
怀著这样的心情,收拾好情绪的薰子立即投入到了对《童年》的阅读和研究中。
北川秀寄给薰子的这一版是纯粹的日语版,不过用的还是翻译腔写法,读起来颇有西方文学的风味,瞬间就勾起了薰子的童年记忆——
日本人和隔壁不同,因战败后经歷了一段漫长的美帝统治驻军时期,所以他们的战后文学受到了西方文学很深的影响,早期作品里充斥著一股浓郁的翻译腔味。
包括日本最出圈的漫画作品,不少也是以模仿西方奇幻作品起家,人物间的对白同样满是翻译腔口吻。
直到千禧年后,日式轻小说崛起,日轻奇幻才渐渐取代西方奇幻,成为日本文娱界的主力军。
“这部小说也太压抑了吧!”
四月中旬的日本已经进入春季,四处烂漫绽放的樱宛如和煦的阳光,总能把人心温暖起来。
但此时迎著檯灯白色光芒,聚精会神读著《童年》的薰子浑身发冷,一股股莫名的寒气在向她的身体侵袭。
《童年》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父家的所见所闻。
跟隨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的阿廖沙起初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小孩,但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没多久,他便迅速成长了起来。
在外祖父家,似乎所有人都在互相憎恶著。
那股绵绵不绝的恨意时刻侵扰著每一个人,且隨著外祖父卡希林的小染坊生意越来越差,那股恨意带来的可怕氛围也越来越浓郁。
因为战败的缘故,日本人对美国和沙俄都有很重的滤镜。
几十年来,大部分日本人从没去过沙俄,但提及这个昔日能和美国抗衡的超级联合体,他们的眼中俱是嚮往和恐惧。
今年十九岁的薰子也不例外。
可看了《童年》,薰子对沙俄的滤镜彻底碎了。
原来那个號称可以並肩美国的超级大国,竟然有过一段这么黑暗的歷史吗?
在给她的信件里,北川老师还特意提到,现在的沙俄比之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也没太大区別。
底层民眾的痛苦延续至今,无数的阿廖沙依旧在下诺夫哥罗德重复著他们悲惨的童年人生!
“沙俄是这样,日本国也是如此,那自称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也会不会一样呢?”
薰子曾经以为国富则民强,一个能汲取全世界营养的国家,它的底层民眾应该也可以过得非常舒服。
现在,她要对这个一直以来自己坚信不已的“真理”產生怀疑了!
《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七年的故事。
小说地图也从阿廖沙的故乡转换到位於下诺夫哥罗德的小染坊,隨后因母亲改嫁,阿廖沙又跟著去了继父家。
可惜母亲遇人不淑,继父终日打骂她和阿廖沙,不堪受辱的阿廖沙又回到了外祖父家。
然而这次,外祖父也全面破產了。
薰子读著阿廖沙这七年的人生经歷,只觉得自己曾经在北伊豆的舞女人生仿佛又重演了一遍。
那时她跟著哥哥、妈妈,在巡迴演出艺人团里当小舞女,弹三味线,跳艺妓舞,成天遭受各种骚扰和歧视,与四处顛沛流离的阿廖沙十分相似。
看著看著,当读到《童年》最后一章,看到为了餬口,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的阿廖沙时,薰子泪流满面。
因为这段剧情,简直就是她的童年的翻版。
《童年》的最后,阿廖沙在同学们的身上感受到了友谊和同情。
但他们合伙捡破烂的行为也招致学校的詰难。
阿廖沙没有选择,只能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三年级,便遵循校长的指示,永远离开了学校。
同一时间,阿廖沙的母亲逝世,他埋葬了母亲后,终於下定决心,准备和孤苦伶仃的外祖母一起去“人间”谋生。
“.阿廖沙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二部就叫《在人间》,但从北川老师的描述看,分明就是『在地狱』啊”
薰子缓缓合上手稿,心中情绪激盪,一时间难以平復。
过了好久,她才慢慢从阿廖沙的“童年”里走出来。
她摊开准备好的信纸,先在抬头处写下了“亲爱的北川老师”,隨后笔尖一顿,有种满腹情绪却无从下笔的难受感。
又憋了好几分钟,薰子把脑袋里有关《童年》的所有想法整理妥当,这才落下了第一排字:“阿廖沙的童年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沙俄底层民眾的痛苦。
不知道北川老师您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吗?
那时的我”
静謐的寢室里只剩下檯灯的光芒和“唰唰唰”的钢笔写字声。
不知不觉中,月上树梢,星满天空.
“终於画好了!”
同一时间,宅在家里好多天的伊藤润二放下画笔,长吁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