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密议谋事
楚王府后院一间几乎废弃的厢房里,赵孝骞和章惇相对而坐。
赵孝骞的表情很懒散,翘着二郎腿一抖一抖的,没有半点亲王的仪态,神态特别松弛,就好像他约章惇见面是真的纯粹闲聊家常。
章惇却表现得有点紧张。
今夜要说的事,关乎新政的未来,他个人的前程,以及他和家人的安危。
眼看明日太后就要召集群臣商议新君人选了,说是“商议”,其实如今大家已基本没了选择,除了端王赵佶,不会有别的人选了。
今夜章惇来见赵孝骞,内心深处已将他当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是的,章惇不甘心。
他不甘心让赵佶即位,对他来说后果太严重了,可以说是百害无一利。
如今放眼大宋汴京,唯一能扭转局势的人,只有赵孝骞了。
只是眼前的赵孝骞一副悠然懒散的样子,章惇心里未免有些忐忑。
这副模样,充满了背刺盟友的独特气质,完全没有诚信的样子,这货真能指望么?
赵孝骞倒是不清楚此刻章惇心中所想,他现在的模样不过是因为在自己家里,所以显得比较松弛。
屋子有些简陋,楚王府里不见得处处光鲜,屋子太多,有些屋子根本没人住,废弃之后常年没有修缮,难免显得破败。
屋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那是陈守带着他的麾下禁军在屋外警戒,不许任何人靠近。
虽然已快开春,天气仍然寒冷料峭,屋子里点了一盆炭火,暗红色的火光明暗闪烁,不时溅出一点火星。
赵孝骞终于坐直了身子,严肃地道:“今日我与章相公偷偷摸摸,鬼鬼祟祟欢聚一堂,密议不可告人的阴谋……”
章惇眼皮一跳,伸手打断了他:“赵子安,你好歹是名满天下的赵半阙,平日里就这么跟人聊天的?用的都是些啥词儿!”
赵孝骞耐心地解释道:“用辞虽然有点难听,但胜在准确贴切,一语中的……”
章惇黑着脸道:“好了,子安你莫要戏弄老夫了,明日太后就要召集我等,确立新君了,你到底怎么想的?”
赵孝骞淡淡地道:“章相公很不乐意见到赵佶即位?”
章惇坦然道:“是的,赵佶登基,影响太大了,老夫无法接受。”
“如果不让赵佶登基,大宋不能没有官家,章相公打算支持何人即位?”
今夜是坦白局,章惇根本懒得说那些虚话套话,抬手便指着赵孝骞,认真地道:“你。”
赵孝骞对他的答案并不意外,只是淡淡一笑,道:“我不是官家的亲兄弟,不过是宗亲,没有资格争皇位。”
章惇严肃地道:“你姓赵,这就够了。官家驾崩,本无后嗣,严格说来,包括端王简王在内,其实都是庶出,说句不敬的话,官家也是庶出。”
“所以老夫认为,大宋下一代的皇帝,不必论什么嫡庶,因为都站不住脚,既然如此,立长嫡,不如立贤。”
“子安这些年凭一己之力改变了宋辽的局势,立下盖世奇功,天下臣民士子皆扬眉吐气,若非子安,大宋焉能洗刷百年耻辱?焉能转守为攻,顺利收复燕云十六州?”
“无论从哪方面比较,子安都比端王简王强上太多太多。子安率王师抗击辽军,攻城掠地,浴血厮杀之时,他们两位在做什么?”
章惇脸上露出冷笑:“简王在汴京横行街巷,欺男霸女,端王在王府里装模作样,附庸风雅,整天摆弄着他的字画和那几块破石头。”
“大宋江山交给何人才更合适,只要不是瞎子,大家都能看得到,如若立贤,舍子安何人?”
“若是子安不反对,老夫愿为子安奔走,联络新党官员,以‘议礼立贤’之名发起朝议,上言太后纳谏,顺从天意和民意。”
赵孝骞沉默许久,低声道:“‘议礼立贤’?朝臣们会是什么反应?”
章惇微微一笑:“新党官员里,老夫确信能争取大部分人的认同,毕竟这是有礼法依据的,咱们最大的依据就是,端王简王皆非嫡,官家亦是神宗的宫嫔朱妃所出。”
“既然都非长非嫡,那么新君的人选若还是按嫡长来定,是否太可笑了?礼法上也说不过去,如此,不如立贤,而这个‘贤’,就是子安你。”
“子安,你的父王是英宗先帝的嫡子,你的身上也流着英宗的血脉,官家这一代的嫡长不好论,只能上溯到英宗神宗那两代,如果从那时论的话,子安你完全有资格争皇位。”
“只要这个道理能让朝臣信服,老夫有把握能让皇位顺利落在你头上。”
赵孝骞颇为意外地看着章惇,自己对皇族的族谱都稀里糊涂的,没想到章惇这个外人居然能将皇族这两代的关系理得如此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