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赌约(1/2)

“李过,你这么积极,听懂了农会是什么意思吗?”李毅笑着问道。

李过挠挠头皮,支支吾吾道:“俺确实没听太明白,啥子是农会。”

旁边的乡民们哈哈大笑。

实际上他们也没听太明白。

被笑声刺激到,李过挺直了胸膛道:“但俺听明白了,有了农会,官府和艾家就不敢欺压咱们了。”

这句话一出,周围的乡民不笑了。

大家所求并不多,只想安安稳稳种田过日子。

只要没有官府欺压,艾家的剥削,他们就能心满意足。

李毅点点头,开口道:“李过这小子说得对,但没说完。大家听我细细说,听懂了,再加入也不迟。”

农会主要是团结组织,要想让农会真正的发挥作用,首先要让所有乡民知道什么是农会,农会有什么用。

李毅可不想搞什么煽动、愚民的手段。

“第一,眼下灾荒不断,要尽快成立农仓,储备粮食用来应对荒年,让乡亲们不至于饿死。”

“第二,组织团练,各村抽调一些青壮由我带着训练武艺,既能抵御贼寇,也能震慑宵小。”

“第三,兴办农学,让十里八庄的孩童入学,识文断字。”

听到李毅这么说,旁边的乡民们都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毅哥儿,这个农仓需要粮食,但是各家各户哪里还有余粮?”太爷爷提醒道。

李毅点点头,笑着道:“这个农会既然是我提议的,那我先捐出来五两银子购买粮食,家底富裕的也可以捐钱捐粮。今后荒年靠筹款,断然不能发生饿死人的事情。”

五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周围的乡民都惊叹出声。

“毅……毅哥儿,俺烧炭还未赚到钱,但家中断炊了,能借到粮食吗?”

人群里,一个中年乡民胆怯的问道。

李毅笑着道:“当然可以。农会会派人去核查,然后你村长或族长出面,三方签订借粮的协议,就可以借三个月的口粮。这笔口粮没有利息,只要按时还上就好。”

去年天灾不断,好多乡民家中都没太多余粮。

他们每日忧心绝望,如今随着农会的建立,这个生死攸关的问题迎刃而解。

一时间,乡民纷纷面露喜色,感激的看着李毅。

“这下不怕了。”

“太好了,俺不用借艾家的印子钱了。”

“毅哥儿,你这么做,这个冬天甘泉里一定会少饿死许多人啊。”高老丈激动的道。

李毅苦笑着道:“我只是不想看到有乡亲活活饿死。”

听到李毅这么说,周围的乡民眼神更加温和。

太爷爷这时主动提议道:“那这个农仓就建在俺们李家祠堂,大家觉得咋样?”

钱是李毅出的,大家伙都没二话。

林家沟的村长开口道:“李毅,前两个俺能明白,是天大的好事情。但是让孩子们入学,这有必要吗?”

“对啊。半大的小子,也算是半个劳力,哪有空去读书识字啊?”

“俺家小子没那个书生命,费这劲干嘛。”

李毅劝说道:“咱们让孩子们读书,也不是让他们去考秀才。让他们识文断字,今后约定成文也不怕被人骗,若是有机会,也能找个好活计不是。”

乡民听了,都闷着头不说话。

李毅笑着道:“孩童读书,纸墨笔砚的费用我来出,由云娘来教书。”

听到李毅这么说,乡民们脸上顿时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

眼下商铺招伙计,都是识文断字的优先录用。

他们当然想让孩子读书识字,可奈何太穷了,没法把眼光放那么远。

农会大体的框架商量明白,一些具体事务今后慢慢去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