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清朝商人买的一块地,后来又经了袁世凯的手,它从清朝顺延到北洋政府、民国政府,那不是谁的私产,是祖辈给我们这个国家留下来的,永远归中国所有!”
馆舍在寸土寸金的明洞占地40亩,确是价值连城的一块地皮。韩国政府曾经想开发,都碍于其特殊性,没能成功。
“我打算在报纸上发文,找一些华侨示威反对。”韩晟昊道。
“再通知电视台,要曝光就彻底曝光。”
“我们自然也要谴责抗议,揭露其无耻行径,我现在就联系韩国政府!”裴嘉益道。
“……”
陈奇思忖片刻,道:“韩先生,您能不能找家有影响力的媒体,我想登几篇连载新闻,价钱无所谓。”
“连载新闻?”
韩晟昊一愣。
………………
“《保产救土声明》:
“这片超过六千坪的土地,经历了清朝、北洋政府、民国政府的变迁,才延续至今。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才形成了如今这样的规模。
即便在他们存废败亡之际,也没有对海外使馆领馆的财产动过脑筋。这片由中国人经营了一百多年的神圣土地,应永远属于全体中国人民,而非谁的私产,更何况还要卖给日本人!
敬告当局,不要做这种遗臭万年的事情!”
此刻,馆舍内。
金树基极为不快的看着报纸,上面正是韩晟昊写的文章,刚一发表就引起了大量关注。而门外已经聚集了几十个爱国华侨,高喊:“保产救土!”
“反对私售!”
“你们会遗臭万年!”
韩台“断交”,韩国只是出于义务在他们搬走之前,提供些安保服务。两个站岗的军警看着抗议人群一动不动,都懒得开口。
“该死的!他们怎么知道的?”
“又是那个韩晟昊!”
“那还卖么?”
“卖个屁!现在这种情况怎么卖?”
这种事只能偷偷摸摸做,被曝光了,那在国际上都丢人现眼。
而且韩国不会管,要管也是帮着大陆,馆舍的移交是遵循《国际法》,有理可依的。
“哼!那也不能轻易让他们入住!”
金树基哼了一声,起身站在窗口。这地方确实不错,六层高的中国风大楼,院子左边是个小园有青松亭阁,院子中间是个水池,还有图书馆和教中文的小型学校。
“真是个好地方,可惜啊!”
金树基做了决定,道:“我们临走前要毁了它!断水断电,家具都砸了,水池放干,园不用除草了,亭子拆掉……总之不要给他们留一点有用的东西!”
历史上,他们也是这么做的。
进行了肆意破坏,以至于我们接收馆舍后,连个吃饭睡觉的地方都没有。面对这个烂摊子,使馆只能请离韩国最近的山东支援,找了一支工程队来修复,搞到明年才正式入驻。
说小家子气真不是埋汰他们。
……
“拍到了么?”
“拍到一部分庭院!”
“一部分就够了,撤!”
与此同时,两个记者鬼鬼祟祟的撤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