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大结局(1/2)

女帝向天下公布皇长女的那一日,朝野震动,何止朝中大臣,连带着天下百姓都一齐惊呆了。

瑞安三年的深秋,真是有些热闹。

前有最大的权臣倒台,小皇帝杀大臣杀上了头,朝堂空了三分之一,血流成河,人人自危;后有这小皇女问世,让一干为了陛下诞育子嗣吵了无数个来回的文臣们,彻底傻眼。

啊???

陛下有个孩子?还两岁了?

逗他们玩呢?

这玩笑可不兴开啊,这不会是陛下为了不纳后宫临时找的借口吧?一干大臣听闻消息后纷纷失眠,第二天憋着一口气上朝了,要看看这小皇女长什么模样,随时做好了和皇帝斗嘴的准备。

当他们看到小殿下的相貌时,通通闭嘴了。

长得还真有些像陛下,还有些像先君后……

就在这时,相国寺住持也亲自出来说了,这就是下一个天定血脉。

储君啊……

那没事了。

大家该散散吧,延绵国祚的事已经妥了,陛下爱不爱纳后宫、纳几个都跟他们没关系了。

就是一干老忠臣们纷纷想吐血,他们容易吗?天天操心陛下生孩子的事,谁知道陛下瞒着他们,给憋了个大的啊?

也真不愧是他们的陛下,一向不按常理出牌,之前诈死的事差点没把他们的魂吓没,这次又来。

显得他们怪小丑的。

对此,民间的茶楼里也纷纷在热烈谈论皇太女的事,关于他们的陛下一边如何卧薪尝胆与权臣斗智斗勇、一边暗中护女儿周全,脑补了无数精彩纷呈的戏码,甚至可以写一个话本子了。

老生常谈的话题又被揭了出来——陛下和先君后是什么可歌可泣的爱情啊!

想当初,先君后薨逝,民间百姓便已经讨论过一次陛下的用情至深,渐渐的,大家慢慢淡忘了,这回,各大茶楼的说书人又脑补了一出“陛下强忍着丧夫的悲痛安置好小殿下,每每看到小殿下的脸,便想起曾经的所爱”的爱情故事。

还有人怀疑先君后没死,只是隐居山林了,但却找不到任何证据,仅仅只是推测。

今后若有野史遗留,只怕别提会有多精彩。

对此。

当事人姜青姝:“……”

习惯了,让他们自个儿猜去吧。

皇长女姜令朝册封皇太女的圣旨已经下了,就等着几日后行册封礼,东宫里里外外也已经收拾好完毕,女帝亲自点了几个可靠的内官过去伺候,一干宫人小心翼翼,迎接着这金贵的小祖宗。

让大家意外的是,小殿下年纪虽小,住进东宫第一日,却不哭不闹。

意外的沉稳懂事。

她甚至知道要乖乖吃饭,好好穿衣,主动去找母皇问安,小小年纪便十足沉稳的样子,让大家不禁想到那个早已被世人忘记、当年如明珠一般耀眼的赵家郎君。

此外,朝野中,还有件大事。

——裴朔终于归京了。

当初,他离去时只是个小小文臣,归来时却是一人之下的裴相,当日女帝亲自在宫门外率百官迎接,赐他金银珠宝无数,荣光无限,令人羡滟,后世史册上也必将记下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裴朔却只是朝着女帝认认真真地行了臣下之礼,谢绝了这些赏赐。

他说:“臣为陛下效命,亦是为国尽责,身在此位,何以言赏。”

这就是裴朔。

一个坦荡磊落、双袖清风的好官。

传言裴朔离开太原府当日,太原百姓夹道相送,依依不舍,纷纷将自家的鸡鸭牛羊送给裴大人,以示感恩,甚至不想让这位刚正凛直、爱民如子的裴大人离开。

但裴朔,还有很多事要做。

前世,他三元及第、考中状元,风光无限,为的是一展抱负,可惜世道无良,只能眼睁睁看着生民涂炭而无能为力。

今生,他有意藏拙,进士末名,玩世不恭,只为了寻找内心之道,所幸遇到了陛下,未能错付。

未能错付。

裴朔笔直地站在皇城内,身姿挺立如松柏,任由清风吹拂正三品官服的袖摆,心中默念着这四个字,看着站在日光下一身威仪冕服的天子,朝她微微笑了。

“陛下,臣回来了。”

姜青姝也笑:“朕等你已久。”

姜青姝屏退众人,与他一同进殿,君臣叙话。

她备了裴朔最爱吃的糕点,还是熟悉的味道,一如当初他还只是门下省一个小小官员时,时常在紫宸殿蹭吃蹭喝。裴朔仔细咂摸着口中滋味,注视着她的眉眼,淡声问道:“臣听闻陛下为了对付张瑾以身涉险,可有受伤?”

姜青姝说:“朕很好,没有受伤。”

“那臣便放心了。”

“裴卿呢?”

“臣也很好。”

明明是万分单调无趣的对话,克制拘谨,止于君臣之礼,不逾距半分,而他们之间,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平和与宁静。

就连站在陛下身后的邓漪,一看到裴朔,也顿时感到心安异常,觉得陛下不必再这样独自劳累了。

有裴大人在,定能为陛下分担很多事。

裴朔与姜青姝只浅浅聊了一个时辰,也没有回府休整,直接起身去了尚书省,交接手中事务。

裴朔出宫时,正好迎面碰见一行女子在内官的带领下踏入皇城,为首的女子容色姝丽、堪称绝艳,衣着也与其他女子不同。

最令人侧目的,是她脊背挺直、目不斜视的姿态,好似一只不折颈、直冲云霄的白鹤。

那领路的内官朝裴朔行礼:“见过裴仆射。”

裴朔颔首,目光从那群女子身上淡淡扫过,微微眯起眸子,他一向记忆甚好,莫名觉得为首之人眼熟,似是在哪里见过。

那内官注意到他的视线,笑着介绍道:“大人不知,这位是陛下钦点入宫的教习舞女,名唤容照。”

昔日寻芳楼的韶音、今日的容照,含笑迎上裴朔的目光,朝他不卑不亢一礼。

裴朔抬手还礼。

二人擦肩而过。

随后裴朔出宫,抵达尚书省。

当日,他便埋首于囤积的案卷之中,开始做他励精图治的裴相。

——

外界风云变幻,任他如何精彩纷呈,刑部牢狱与世隔绝,除了潮湿阴冷之气,只剩下萧瑟悲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