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方书记就在皖西,所以他对作战提出建议,还真是有资格。
5号首长1直兼任南方局的书记,对这事确实非常关注。
方书记说完后,两人盯着地图商讨了很久。
为了能掌握第1手资料,5号首长先后给罗副军长、张参谋长发了电报,询问这事。
没两天,这事直接在总部会上进行了讨论,针对当前斗争形势的进1步恶化,总部最后决定。
由江南抗日游击纵队、军部独立团、合巢芜游击支队整编成第5支队,由陕北派来的徐旅长兼任支队司令员,郭述申任政委,坚持在合肥、定远区域抗击小鬼子。
接到消息的刘福军总算是放了1半心下来,这次整编,军部不但把独立团派了出来,还派出了大概800名各级干部到江淮支援。
目前皖南新4军军部只剩下1个警卫团加上军部机关的部分干部,不到2000人。
当然不是说这2000人不重要,被消灭了不可惜,是这2000人即使遇到敌人围困,也能机动灵活撤离。
就在38年年底,经过军部和总部批准,在豫皖边活动的新4军游击纵队改称6支队,司令员彭雪枫。
几天后,新4军第3师宣布正式成立,由江北指挥部张总指挥兼任师长,邓子恢任政委。
1直到这个时候,刘福军心中的疑惑才解开。
原本他认为应该是张参谋长兼任5支队司令员的,历史时空中也是,可是现在改变了。
竟然是兼任新组建第3师的师长,那就怪不得了。
第3师,抽调了1支队大部分兵力,再加上苏皖支队、江南抗日义勇军以及苏中游击队,兵力确实不弱。
这也是总部和军部商讨后做的决定,3师未来的作战区域就在安徽的淮南区域。
到了这时,应该说刘福军大部分的担心都没有了,这样1来,各部队相互之间协同会更加顺畅。
淮河以北是3支队、6支队,江淮之间皖中有4支队、5支队,苏中是1支队和2支队。
刘福军估计,未来1支队和2支队很可能合并,只是现在时机还没有成熟。
主力部队,1师在苏中、2师在洪泽湖东、3师在淮南,围绕洪泽湖、高邮湖,形成了品字形布局。
刘福军又在练兵了,上次损失太大了,他回来后,心疼了好几天。
4支队这次进攻合肥,伤亡1800多人,其中牺牲就有1100多人,战斗的残酷性可想而知。
不过,他们歼灭的小鬼子更多,1700多小鬼子最终逃走的不到百人,几乎全军覆灭。
如果再加上刘福军他们歼灭的500多小鬼子,应该说这次的战斗,双方伤亡差不多。
至于缴获,那就多了,不算刘福军他们,4支队在合肥就缴获了1个大仓库。
合肥本来就是1个小中转站,这里的大部分物资都是完好的,被新4军全部缴获。
再有就是战场上缴获的枪支弹药了,再组建1个团,都没问题。
打完这1仗,很多新兵变成了老兵,还有2支队送的游击队和新兵,全部编入了主力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