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没有哪个帝王是愿意将至高无上的权力分享给旁人的,便是自己的储君也不行。
当初便是为着这个,康元帝才猜忌先太子,被奸人趁虚而入,造成东宫大祸。
天家父子的情谊本就比寻常人家凉薄,也更容易破碎。
如今康元帝年事已高,当年的雄主余威犹在,但储君的空悬随着帝王年龄的增长,变得愈发的令人垂涎,朝堂上也必定会为此再掀起波澜。
康元帝的十一个皇子当中,除开末了两位还没成家的皇子,其余的皇子虽然表面恭敬,但内心未尝不想要试一试那至尊之位。
毕竟大家都是天家血脉,最名正言顺的先太子已然逝世,剩下的几个皇子,都是一样的。
原先若是说先太子在位,他既嫡又长,素有贤名,其他的皇子无可与之相争。
但如今的尚且在世的皇子们,不分什么高低,倘若有人展望那个位置,那么其他的人自然觉得也可一试,各凭本事。
故而如今的朝堂上已经以几位年长皇子为中心,隐隐汇聚成不同的党派,而其中势头最猛的当属魏王一派。
魏王素来以宽仁闻名,推崇者主张储君当仁善,而反对者则认为他太过软弱怕事,每每在朝堂之上,总是诺诺应声,不敢同康元帝谏言。
在先太子时,他显得有些保守庸懦,先太子故去,他作为康元帝最年长的皇子,并没有因此而心生贪念或僭越,性格行事仍旧如
常,倒是让不少人另眼相待。
魏王孙李熙同他仁懦的父亲截然不同,他算是康元帝现存的长孙,也是皇孙中的佼佼者。
自十五岁奉旨入朝协理事务,这么多年给朝臣留下的印象,便是素有谋略,喜怒不形于色,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深沉心思。
更有人认为,李熙颇有他皇祖父年轻时候的风姿。康元帝壮年时,亦是一位镇定沉着的君主。
因而有大把人将宝押在这位魏王孙的身上,认为纵使魏王不显,一位好圣孙也足够将魏王一脉拱上那个位置。
魏王父子的势力日渐庞大,身为君主的康元帝不可能不知晓,但他未曾表露过不满之意,旁人便只当他默许,愈发的向魏王靠拢。
但听着皇后的意思,康元帝并非想要默认魏王登储,而是暂时的隐忍不发。魏王一派的未来,必然不会太平。
康元帝虽然年事已高,但并不代表他手中的权力流失,他仍然是那位手握天下权柄的威严君主,决不能轻视。
“听闻魏王孙倒是挺好的一个郎君,”崔夫人诧异,微微叹息,“可惜了。”
她被家族精心教养,自然是颇为通晓朝堂之事,也明白康元帝的意思。
平日里瞧着魏王孙年轻有为,她不是没动过嫁女的念头,今儿既然皇后告诫,以后若是考虑结亲,必须得更加慎重。
“说起来,前些日子我去奉佛,途中还遇见过魏王孙殿下,他为人倒不似传闻中的
严酷,是个极为温润守礼的儿郎。”
崔夫人突然的提起一事,看起来对李熙印象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