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念一动,“我儿可知,方才陛下恩旨,敕封梁国公府二娘子为宁昭郡主,食邑比照公主之尊。”
康元帝如此的重视梁国公府大房的血脉,不仅仅是念旧,还是因为想要扶持可用之人。
梁国公除开大房之外,没有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梁国公府在世子早逝这么年以来没有能够再立世子,有一部分是因为杨老夫人的关系,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继任人选都太过平庸。
康元帝的这番封赏,或许透露出一个意思,便是若府中无可用之人,兴许也会考虑扶持梁国公府的外婿。
到时候能够成为宁昭郡主夫郎的人,便有继承梁国公府地位的可能。
李熙眉眼不动,“略有闻知,只是咱们这里,没有适合的人选。”
既然敕封房姃为郡主,就表明康元帝是不希望黄石镇宗亲打房姃主意的,不然他尽可称赞几句,赏赐无数珍奇,不必给她郡主之尊。
所以要想拉拢房姃,便需从阵营里清点出个出身平庸但能力初中的俊才,如此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可惜的是,现如今他的麾下正缺少这样的人才,若是寻个有瑕疵的郎君,别说梁国公府不会同意,便是房姃本人都不一定瞧得上。
魏王妃想想也觉得颇为惋惜,“回去同你父王再瞧瞧,兴许能有收获。”
这么大的一份助力摆在眼前,白白的错失岂不是可惜。
李熙笑起
来,笑容凛冽,“母亲放心。”
他得不到的东西,旁人也别想轻易的得到。
在没有确定能将房姃的势力收入囊中时,其他的对手也休想能捷足先登。
“至于那位的人选,”因为尚在席间,魏王妃说得有些隐晦,“你父王的意思,是最好家中武学渊源的。”
李熙垂眼,默然不语,只是点一点头,旋即又陷入沉思当中。
康元帝虽然让李熙参管京郊大营和兵部的差事,面上对他也是疼爱有加,但李熙亲身在从中办差,才能感受到,那权力的核心隐隐的排斥着他。
京郊大营的统领是康元帝的心腹老臣,兵部也是寒门重臣把持,他作为皇孙参与朝政,原本按照惯例挂的衔职便是微末职位,或者是位高的虚职。
领头之人若是还不将核心的事务让他参与,他所能结交的朝臣,收服的势力,便大大的削弱。
但他需要一个实权的军营人物站在他的背后,古往今来的能夺储胜利的皇子,都离不开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庞大的兵权。
而最为便捷和持久的方法,便是迎娶一位具有稳固的武将背景的王孙妃。
而其实魏王他们先前已经将人选琢磨的差不离,只欠东风。
李熙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他此刻的心情,他不能让任何的人和事阻碍他成就大业的脚步,但人心是最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的东西。
只要稍有动摇,那股无妄的欲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