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安立即点头,他现在感觉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力量。
苏绾在卧室里等他。
已经是午夜,苏绾竟然没睡。
夫妻二人温存小意了片刻,苏绾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
“不能让爸妈独资,我手里现在有些钱,如果把旬老爷子的那块金条卖掉,也能凑上几万块钱。”
“你也看好电视机生产线?”
苏绾点头,“当然!”
她可是重生回来的,有着对未来几年的预见。
除了高考,她还知道改革开放之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只在一两年之内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不止这些。
苏绾又想到了另一个产业,“你考虑没有,我们可以在省城里再买一座四合院。”
若是有机会,她准备跟着江永安一起去南城看看。
南城那边的商机,遍地都是。
二人又聊了几句,便睡下。
接下来的半个月,江永安跑前忙后,终于把旧的木器厂改建成了电子厂。
为了减轻工人培训的难度,江永安高薪聘请了四位技术员。
工厂这边有了眉目,江珊的电子厂那边,不知道从哪里搞到的钱,竟然也投入半条生产线。
也就是说,他们也打算开始制造黑白电视机。
两边比较下来,江永安这边一切都是从头开始,自然就慢了半个月。
一个月后,江永安这边正式投产,江珊的电子厂已经生产了半个月。
当然,他们现在只是代加工。
加工的是熊猫牌的电视机。
一切都是陈丰亲自督促完成。
半个月后交货,却出了问题。
熊猫厂家来回收电视机时,发现有三分之二的产品不合格。
这些产品不回收,就意味着,陈丰投入的这些钱,都放了空炮。
怎么办?
陈丰急得乱转,他可是在江珊的面前大包大揽。
因为生产线上出了问题,熊猫电视机厂家中断了合同,不再与陈丰合作。
陈丰急了,回头去找江永安。
却发现熊猫电视机生产负责人,正在跟江永安谈生意。
是的,他们找到了江永安。
江永安这边已经生产出第一批自主开发的黑白电视机,起名青竹黑白电视机。
因为都是对口生产,江永安第一批生产出来的四十台电视机,上午装好,下午就被百货大楼那边派车拉走。
看着江永安手边的几叠大票子。
陈丰眼红。
“江永安同志,我们熊猫电视机厂的条件已经开给你了,一台电视机的利润可以再加些,我们等你的电话!”
对方离开时,还不忘记给江永安放下一台熊猫电视机作为样品,当然也是作为见面礼。
江永安看着对方给出的方案,有一点心动。
但是,他知道,代加工的命运就是没有自己的品牌。
以他的工厂现在的生产量,出一批产品要一个月。
而且产量的上限最多不能超过八十台。
现在若是接了单,那可能就要把自家的品牌青竹电视机搁置。
这不行。
“永安,你把订单接下来,给我,我给你做熊猫电视机,利润,我们五五分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