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影业的职员阶层结构相当丰富,有的家住麦当劳道,有的住北角和一些传统的富人区、高租金公寓区,也有的住普通唐楼、梗房、笼屋,以及寮屋区,几乎涵盖了香港的所有阶层。
市井之中,一个孩子有了新鲜玩具肯定会在玩伴面前献宝,用不了多长时间,周边的孩子都会知道,传播的速度相当之快。
举办犒劳宴的目的之一就是给魔方和积木打广告,捎带衣服、鞋子也是广告。
发完礼物,冼耀文立马走人,他留着在大多数职员眼里只会觉得膈应,识趣一点,让大家玩得开心点。
回到家,坐进书房里起草一份要发送给童趣总经理米尔顿·库什纳的传真件,主要内容是关于专利策略的后续安排。
魔方拥有完善的专利矩阵,谁敢未经允许进行模仿销售,一告一个准,但只是在寥寥几个西方国家能达到该效果,在亚洲,专利基本是个屁,印度和东洋有专利法,不过想追求严格执行,必须通过违法的利益输送才能让法律条文发挥效力,有法可依的成本相当高。
在香港,发明人需先在英国专利局申请专利,获批后可在香港登记,获得同等保护。香港本地不进行专利审查,完全依赖英国专利的授权结果。
理论上是如此,但实际执行的情况非常感人,只有不依不饶又有点能耐的英国佬站在正义的一方,没什么能耐的华人站在邪恶的一方,专利法才会体现出违法必究的一面。
当基本条件不满足,还是找社团比较靠谱。
他有能力实现基本条件,却不能这么做,因为这么做很容易抹掉假洋鬼子的“假”字,在华商眼里从“同类中的异类”彻底变为“异类”。
呼啦圈的热卖已经过去,风声多多少少传到了香港,魔方再大卖,消息传回香港的速度会非常快,因为他需要快,香港本地的塑胶厂多半会跟风生产。
假如仅在香港销售,他会装作睁眼瞎,但凡敢卖出香港,卖去东南亚遇海盗,卖去西方上法院,他盯着代理销售的洋行要赔偿,让洋行去找工厂的麻烦,给工厂主嚷嚷“洋鬼子欺人太甚”的机会。
魔方是如此,童趣要吃独食。
积木的策略却需要变一变,早些时候他已经让龙学美摆好了塑料互锁积木的口袋阵,就为了捞一条叫乐高的小鱼。
他需要有人去冲击木头积木市场,将木头积木以最快的速度拖进价格战,以推动塑料积木市场的早日兴盛。所以,尽管童趣手里握着一些木头积木的专利,却不打算大面积维权,甚至不准备维权。
童趣的目标是玩具领域的巨无霸,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谁也别想挡道。
写好了传真内容,冼耀文拿出一张画了一半的航模图纸,一边接着画,一边思考该如何从真力时(zenith electronics)挖无线遥控器的研发团队。
有了无线遥控器,遥控航模、遥控四驱车、遥控船模都成了可能,举办玩具界的奥运会也就具备可行性,冠军的奖金给得高高的,向玩物丧志发起猛烈的攻击。
童趣的部分玩具要横跨文具领域,添加学习用品属性。
脑子转了一圈,有了一点想法,他又转而寻思收购哪一家航模发动机企业。
他有个想法,将童趣对标雅马哈,以玩跨界为荣,玩航模可以跨界到内燃机、飞机制造&无人机或者火箭领域,又或者进入某个小零件的领域,建立一家隐形冠军企业。
上一世,他老头子给家族制定的远景目标是坐球望宙,飞出被玩坏的地球,去探索家族自己的星球,让家族子孙成为一球之长,然后全球备战飞出宇宙,去宇宙的边际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从而探寻真相——宇宙究竟只是细菌般的存在,还是一段代码,又或者只是一个更高等文明的幼童的玩具世界。
老头子可以容忍自己稀里糊涂地活着,却希望后代活个明白,这一点,他和老头子保持高度一致,哪怕真相令人绝望,他也要探寻真相。
也可能世界比想象中的渺小,苍穹中的星球大多数都是假的,翻越南极的冰墙,就可以触碰到另外一堵白色的墙壁,来到墙壁的边际,会发现颜色不同的一堵窄墙,扫描然后缩小,惊讶的发现那是冰箱的密封条。
所谓的世界,只不过是冰箱的冷冻箱,沿着冰箱的门滑到保鲜箱,就来到另一个文明的世界。
怎么样都好,在他死之前要尽可能研发出保存意识的技术,没有听见真相前,他死不瞑目。
单论这一远景目标,冼家是南家的延续,将未完成的事业继续下去。撇开这个,穿越只是他个人人生旅途的延续,完成一些执念,风景能看多少就是多少,他坦然面对。
落到小处,能入法眼的女人能睡几个就睡几个,女人这本书想要读懂不在于思考,而在于经验。
唐怡莹归入五十岁的女人稍显勉强,他或许应该物色一个三世同堂的奶奶级别五十岁女人。
揪回跑偏的思维,取了一张稿纸进行计算,如果让懂行的人瞅一眼,就能发现他在计算推力需求,多瞅一眼,又能发现他在设计一种多轴飞行器,或者可以蹩脚的称为无人机。
没有摄像头,没有遥控,没有智能计算,并不意味着无人机一无是处,瞎子无人机在cqb中能发挥奇效,不管目标室内有没有埋伏,先飞两架无人机进去炸一炸,有人捡尸块,无人听个响,要的就是喜庆。
对装甲目标也能发挥奇效,一架瞎子无人机的成本不了几个钱,即使上千架炸一辆坦克也不能说亏,若是目标换成战舰航母,那更是赚得没边。
如果结合陀螺仪和集成电路、初级芯片,再运用一点磁性原理,无人机不是没有可能在十年后短暂成为一种大杀器。
当然,无人机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玩具价值。
钢笔在稿纸上滑动,发出沙沙声,当他全神贯注计算时,小腿一重,接着是大腿,一个小人儿揪着他的裤子往上爬。
“阿叔。”
“嗯?”
“up!up!”
冼耀文放下笔,低头看向吊在自己膝盖上的卡米拉,微笑道:“做咩呀?”
“bras!bras!”
“喔,要抱抱啊。”冼耀文将卡米拉抱起,双脚放在自己大腿上,手摸了摸她的小肚子,用法语问道:“你的小肚子饱了吗?”
“嗯(oui)!”小丫头点了点小脑瓜子。
“pipi?”
“no.”
“mango?”冼耀文用兴奋的语气说道:“yummy!”
小丫头摇头,“食赖之~好味味!”
“荔枝呀,好呀,等我剥俾你食。”
收好桌子,冼耀文抱着小丫头下楼,一路上,两人切换着各种语言对话。
来到一楼的楼梯口,撞见抱着冼人美的苏丽珍。
“小丫头上去找老爷了呀,我一不注意就看不见她了。”苏丽珍伸出手指在卡米拉的鼻子上戳了戳,“真调皮,你吓到姨姨了。”
卡米拉咯咯一笑,一扭头将脸埋进冼耀文的脖颈。
“小丫头要吃荔枝,我去果栏昌那里买点新鲜的。”说着,冼耀文摸向冼人美脑后的枕囟,“闭合了。”
“早就闭合了。”
冼耀文瞪大眼咧开嘴,冲襁褓里的冼人美笑道:“咿~呀~”
冼人美大笑,“啊~哦~”
冼耀文捏了捏冼人美的笑脸,冲苏丽珍说道:“多跟宝宝说话,多用夸张的表情和语气逗她,她到了能发更多元音的时候。”
“我有在做。”苏丽珍一脸慈祥地看着冼人美,“老爷,宝宝很讨人喜欢。”
“喜欢宝宝,自己生一个。”
“生一个?”苏丽珍抬起头,瞠目结舌地看着冼耀文,“我,我生一个?”
冼耀文颔了颔首,“生两个也行。”
顷刻间,苏丽珍如沐春风,“我要生三个,不,四个。”
“最多两个,生得太多带不过来,对孩子不好。”冼耀文冲昌记的方向努了努嘴,“跟我一起去?”
“嗯。”
两人各抱一个孩子来到昌记门口,正抱着荔枝筐往店里搬的果栏昌瞧见,麻溜放下筐过来寒暄,“冼生,冼太。”
“彭老板,打搅,帮我称两斤今天到的荔枝。”
“好嘞。”
果栏昌跑进店里用果篮装了一点荔枝,也不过秤就拎了过来,“五点钟才上岸的挂绿,我只抢到一筐。”
“从增城水客那里上的货?”冼耀文瞅一眼果篮,见荔枝颗颗饱满,且估摸着量不少于两公斤。
“这么好的挂绿只有增城水客有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