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直到跟了杨大人,一举将其从微末之中提拔出来,岳飞不敢怠慢,任事哪有不兢兢业业,大人的眼光不凡,自从杀了女真鞑子之后,岳飞便深信不疑。
他们只是在远远的瞻看此地布防,在城外大大小小的立着几个营头,他们几人一堆的围坐在一起,烤着篝火,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张显为人稳重,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会乱了分寸,王贵年龄最小,若是在杨凌那个时候,也就是天天熬夜,做着高考冲刺题。
马小英不说话,只是一双眼睛可怜兮兮的看着杨凌,汤怀对此也是无奈,大人的家事他不敢插手。
第三指挥史乃是罗延庆,这是不必说的,罗延庆为人持重,伸手不差,打得熬得,更重要的是,罗延庆和杨凌乃是发小年纪就玩到大的,实打实的情谊,一个指挥使根本逃不掉。
三个指挥,按次列而行,后面是粮草缁重,速度慢得跟龟爬一样,杨凌才走了一半不到的路程,张显等人已经是到了易州城外数里的地方。
岳飞不止是一次想劝杨凌,但是每每话到嘴边,只是说不出口,只得拿着大枪奋力厮杀,让这战事早些了结。
杨凌对他们兄弟的信任毋庸置疑,此时此刻,杨凌领了都指挥使一职,麾下本来应该有五个指挥,但是人马就只能凑齐三个指挥。
这番话主要就是对王贵说的,张显稳重,他自不担心,怕的就是王贵误了大事。
此番任务事关重大,也异常凶险,岳飞却是没有阻拦半分,只是将两兄弟唤到面前,不痛不痒的说了一句,“且好好将大人的差遣办妥当,莫要出了差池。”
说到底,自从投军以来,自家兄弟四人虽然是有本事的,可是要说起来总是不得意,北伐之初,不过就是得了一个敢战士的差遣,兄弟们好不懊恼,岳飞能说得什么,也只是好言安慰。
而岳飞自己就领了第二指挥使,如此岳飞若是还不懂得其中的提拔之意,那就不是不通事故,而是活生生的一个棒槌,更不用说汤怀还任了亲军统领。
马上就要进城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是舍不下的。
匆匆交待几句也就是这般,事情紧急,张显和王贵挑选了五六个人就找到了薛永行事。
杨凌这边不能在此地等着,整个大营都是运转起来毕竟是要夺城,安能不倾巢而出?
岳飞就总归是相信,老天会开眼的,入伍以来纵然是被上头整治,也是忍气吞声,咬牙坚持。
十几人趴在草丛之间,盔甲兵器放在了一个妥贴之处,战马也是放养出去啃食青草,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
这一次杨凌却是头痛起来,马小英说什么也要跟在杨凌的身边,杨凌怎地也不允,且不说旅途劳累,若是万一败事,说不得就得拿命来交待。
王贵将众人从头到脚打扮了一番,每个人看起来都是面容憔悴,浑身上下破烂不堪,怎么看都是打了败仗的逃兵。
这般动作,脚程就慢了张显他们数倍不止。
不过古人骨骼发育比现代人早了许多,王贵的长相也有些着急。
这一回不得了,马小英只是抽泣了起来,两行清泪让人看得都只是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