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昨天夜里,不知何时少了三个女孩,其中一个就包括小红。
何家宽对他让难民开荒的事情已经很清楚,也表示颇为欣赏。作为钦州府的父母官,他因救助难民得力,得到了上锋的嘉奖,所以他很高兴的请方龙过来,看是否需要什么帮忙的。
罗盈盈还是没办法放下心来,九百石也不过就能再坚持一个月出头罢了。她私下问方龙:“夫君,再这样下去,他们终究还是得挨饿肚子的。我们的鱼也越来越大,吃的也比以前多了不少。您究竟有什么良策啊?”
方龙指指那菜地里的大白菜,告诉她那是夏白菜,才长了半个月时间,现在已经准备开始包心了。
陈荣跟着大伙一起忙到晚上收工,累得也快站不稳了。小红过来关切地问道:“哥哥你干活累不累啊?”
“我叫陈荣。”
张大勇突然急匆匆的赶过来,也顾不上礼节,直接跑到方龙身边低声说了几句。方龙脸色一边,立即向知州大人告辞,说是收容处出了些问题,其他事情容后再商量。
首先凡是参加开荒干活的人,都可以在工地吃饭,管大家吃饱为止,杂工也一样。其次凡是不能参加开荒干活的老人和小孩,负责打理收容处的卫生和洗衣服等活。小孩子每天发口粮六两,老人就发八两。
这时一群小鸡从棚子里跑出来,围在罗盈盈的脚边叽叽喳喳的叫唤。
方龙正在烦恼如何向他开口说盈盈最为关心的事,何知州差人来请他过去。
“掌柜的,你看这白菜,再过二十天就可以收成了。到时候我们把外层的菜叶用来喂鱼,把里层的白菜芯拿去卖了,这就有钱给大家买口粮了。再过一个半月,那五百亩丝瓜和南瓜也会陆续有收成了,这也可以拿去变卖也可以直接当粗粮。再过两个半月,一千亩地瓜也可以收了,再差也可以亩产一千斤吧,足够大家吃几个月了。四个月之后,那千亩玉米和千亩谷子,连明年的口粮都不用愁了!到时候还有我们的鱼也可以捕捞了。”
开荒这方面工作,大家的积极性是不用担心的。方龙让大家从中间的地块开始开垦,这让难民们很不理解。他们都是务农出身的,按理说应该是从容易的地块开始更好一些,他们都想不通,这方大善人的决定为何就是与众不同。
当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农看到正准备包心的大白菜、抽蔓的南瓜……终于明白了方大善人的高明之处,大家肯定有救了!
陈荣抱着她:“不要哭!你妈妈虽然不在了,以后就由哥哥负责照顾你!”
接下来他又让大伙在坡地与水田之间的缓冲带开垦出五顷地作为菜地,让大家种上了最容易生长的夏白菜。他让大伙在坡地与山地之间的缓冲地带开出五顷地,种的是丝瓜和南瓜。最后处理的才是水田和山地,各开垦出十顷。分别种上水稻和玉米。
她改不了口,就是习惯叫他为夫君。
方龙见她如释重负的样子,心痛地轻轻抚摸她的脸:“对不起,把你也累瘦了。”
原来方龙是农家孩子出身,对这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还是了若指掌的。种大白菜是收获得最快的,虽然不能充饥,但是可以卖钱和喂鱼。南瓜和地瓜那是绝对可以拿来充饥的。这样一来相互错开,那么大伙就不愁吃的了。
方案确定下来后,除了老人和孩子,其他的不管男女,全都争抢着去地里干活。因为方大善人说了,哪家出的人工越多,将来得的房子也就越大,分得的田地也越多。至于身体健康又不想去干活却又想吃饱的人,对不起,收容处是不收留这种人的,只能自己另找出路了。
方龙和冯孟良合计过后,将收容处的口粮分配方案定出来了。
罗盈盈生辰过后也加入到了救助的队伍当中,所有难民都知道这个年轻美丽的女孩就是方大善人的夫人,远远见了她就毕恭毕敬的叫老板娘好。幸好她见过世面,倒也不害羞和尴尬。
前后历时大半个月,四十顷地已经开发过半。前面种的大白菜由于勤于护理,长势喜人。地瓜也开始生长,南瓜等开始抽蔓。方龙派家丁装有水车,从沙湾江取水,浇灌很方便,所有庄稼长势很好。
罗盈盈对粮食供给非常担忧,因为六七千多人一天的口粮已经达到了二十石。这样一来,钦州府民众捐助的二百石糙米,就算加上自己家里的五百石粗粮,也只不过能坚持一个月出头罢了。可是她又担心如果把粗粮全给难民吃了,那荷池里的鱼吃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