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带带我,还愁没银子花?”
“花钱不想着我,要钱就想着我,想屁吃呢!”王青山毫不客气的怼1句。
“你1晚上轻轻松松就赚那么多银子,我辛辛苦苦1个月才领这么点工资,你也好意思说这话?”王丽眼睛1瞪,回怼道。
“您说这话良心不会痛吗?”
“还辛辛苦苦1个月才这么点工资?您去渡口说这话都要遭打。”
“……”
姑侄俩互怼了1会,王丽最终还是答应端午节那天请大家去看划龙舟。
等热闹平息后,唐掌柜拿出4十两银子递向王兴宗夫妇,诚恳的说道:
“兴宗老弟、弟妹,辛苦了!”
对此,夫妇俩只是客套几句,但没有推来推去。
因为他们都是熟人了,都了解彼此的为人,也了解饭店的营收。
随后,重头戏来了。
唐掌柜把木箱盖上,全推到王青山面前,说道:
“青山,这里面的,加上桌子上的,大概1千5百两左右,是你的分红。”
“唐伯,我的分红没这么多吧?”王青山没有答应。
按他的估算,除掉今晚和石县令的那场寿宴,饭店最多营利1千多两的样子。这么1分,可能就是1半的分红了。
“咱们就别计较那些了,给你就收下吧!”唐掌柜强硬的说道。“说实话,我现在每天看着那么多的银子也发愁。花又不知道怎么花,放着又怕贼偷。”
额!
王丽很想来1句:人言否。
王青山也是如此。
但他知道唐掌柜说的是实话。
因为他个人的花销,其实也不大,甚至是没用过几个钱。
“唐老哥,不管怎么说,还是按之前说好的比例来吧!”王兴宗诚心劝道。
小钱他可以不在意,因为饭店确实能赚到钱。
但大钱……就是原则上的事了,他还是懂得大事大非的。
“你不花钱,也要为艳春存嫁妆哪,这可没有嫌少的说。”王周氏附和道。
在这1点上,她倒也看得开。
她的处世准则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诚心待我,我也诚心待人。
当然,前提是温饱没有问题,不然占占小便宜啥的也再所难免。
而且,这些准则底线啥的,在事关儿子、事关家庭时都1文不值。
但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了,唐掌柜又没亏待她儿子和她家,所以她自然不会心安理得的接受这份馈赠。
“兴宗老弟、弟妹,你们听我说。”唐掌柜辩驳道。“艳春的嫁妆肯定要存,但她又不是马上要嫁人,这个可以慢慢积累的。”
“青山有句话说得好,银子拿出来流通总好过藏在床底。
竟然我不会花,就让他拿去花,权当帮我为乡亲们做点事吧!
毕竟,只要银子流通起来,乡亲们就能受益!”
闻言,王丽又忍不住心中吐槽。
因为她自认为自己比王青山更会花钱。
可是后者,想了想就承担了这个花钱的重担,她再能花钱也只能干看着。
再者说,她只是能花钱,后者可是能烧钱的。
“哈哈……唐伯竟然有如此崇高的思想和觉悟,我没有不帮忙的道理。
我打算等经济宽裕些,就去建宅子,咱们俩家就建在1块。这个银子就当是您购房的预售款,每月多出的银子就当宅子分期付款的金额了呵!”
对此,唐掌柜自无不可。
只要分红份额送出去就行,以后就照这个比例来分就不怕王青山拒绝了。
他之所以如此坚决的送份额,皆因饭店最大的功臣是王青山,他拿太多觉得受之有愧!
至于建宅子……那能花几个钱?
在场的人,几乎都是差不多的想法,认为建宅子要不了几个钱。
但这不包括王青山,因为他是实实在在的想把多拿的那些钱,用在建宅子上面的。
至少,以饭店的体量,凭他多拿的那些份额,几年时间的银子不1定够成本钱。
如果按后世房产商卖房的利润算,再把分期付款的利息加上,指不定要多少年才能收够呢!
因为,他要建豪宅,很大很豪的那种。
当然……他1下子肯定拿不出那么多钱。
但这是项长久工程,而他做的又都是些无本买卖,花钱的地方又不多,赚得钱能跟上建房所需就够了。
毕竟,他也老大不小了,随时可能要娶媳妇,没个房子怎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