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幕遮盖住他的身影,很快消失不见。
梅书听到了起锅的声音。
“掌柜的,再要一盒绿豆糕。”
“好嘞!姑娘稍等。”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
梅书盯着淅淅沥沥的雨幕思考,这雨是越下越大了。
等拿到东西距离她进来已经过去小半个时辰了。
“多谢。”梅书付了钱将东西提在手里,撑起伞一步踏进雨里。
这雨有越下越大的趋势,怕是大慧寺那边也要停工,梅书便打算直接回府,谁知走到一半的时候衣衫湿了大半,只得就近进了一间成衣店。
困在里面的姑娘不在少数,夏日就是这样,晴雨不定。
大雨倾盆谁都走不了,便安了心在里面逛着。
有人的地方自然就有八卦,梅书买了件成衣换上,走出来时各位姑娘家已经聊开了。
聊得最多的当然还是现下最热门的——谢清瑜和姜阅告吹的婚事。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说武侯府和姜府的恩怨。
这些事与谢府息息相关,梅书自然是知道的,她坐在一旁听着并不插话。
戚从戎的死她也很惋惜,但这件事谢清月也掺杂在其中,她就不得不怀疑这件事的真实程度了。
梅书并不是对谢清月盲目信任,而是她总觉得,有谢清月在的情况下出不了事。
谢清月勇闯户部的事情让她对谢清月有了深层次的认识,也就是这一点认识导致她确定,在这种时刻,谢清月绝对绝对不会邀请戚从戎出城。
若是邀请了,那其中必有诈。
很快,话题又从这里转移到了刘将军家的风流事上,桃色新闻素来吸引人;之后便不知不觉的说起了三个月前开始失踪的丫鬟的事情。
梅书拿着旧衣服的手一紧。
小姐出手了?!
这是梅书的第一反应。
随同谢清月在福来居见到清微,她就猜到福来居亦是与周衡有关,后来打听到福来居的掌柜叫吴谦,听过他说话便认定了他绝对和周衡关系匪浅;然后她就在谢府见到了福来居声称病重的舒仪。
再然后,她打听到福来居那边说舒仪得了急症走了。
若是再不明白谢清月在其中的作用,她就白长这么大了。
但,她是如何做到让周衡不往外传递消息的?
要知道但凡周衡这边消息漏出去,大慧寺那边必然风声鹤唳,别说建佛寺了,进出个蚂蚁都要看出个公母。
还有吴谦,他与周衡同处上京,难道就没有觉察到不对吗?他怎么也如此安静?
她不在上京这几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梅书有心回去问个清楚,但看着外面倾盆的大雨又奇异的安静了下来。
不能问。
什么都不知道最好,这样面对周衡的人时才能完美的避过窥视,大慧寺那边同样不能放松,那个一言看着贪财却异常谨慎,套她的话不止一次两次,她如今知道的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