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边伸出双手准备接册子,边急急承诺道:“父亲放心,儿子答应便是。”
秦敏学犹豫片刻,最后将册子递给了儿子,起身说道:“为父还有公务要处理,便先到书房去了。这本册子关系着咱们秦家的安危,你一定要收好,不要让其他人看到。”
秦桧连忙站起身来,在父亲的注视下,将册子收到袖筒中。随后调皮的笑道:“儿子恭送父亲。”
秦敏学看了秦桧一眼,随后在对方的注视下缓步走出院门。
秦桧等了一会儿约摸着父亲已经走远,便也快步冲出院门。由于心中迫切,回卧房的这一路上他始终以跑代走,引得下人纷纷驻足观瞧,不明白平日里行事一向稳健的大公子为何会突然改了脾气。
稍倾,秦桧终于回到卧房。在迫不及待的将门窗关好后,他这才发现此刻自己的心速跳得极快,扑通扑通,仿佛下一秒就要跳出嗓子眼。
为了赶快平静下来,秦桧先喝了杯茶,随后来到书桌前坐下,从袖筒中取出册子,将其打了开来。匆匆掠过几行,他忽的瞪大了眼睛,抬起头来自言自语的说道:
“什么?我竟是赵匡胤的后人?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吧!”
随后,他又低下头去重新看向方才已经看过的文字,只见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八世祖秦德远原名赵德远,为太宗赵匡胤长子,其弟分别是魏王赵德昭与岐王赵德芳。不仅如此,赵德远因为人贤明、聪慧过人,还曾被父皇赵匡胤秘密确立为太子。只是后来由于叔父赵光义突然发难,遭遇宫廷变故,这才在一群忠心耿耿的臣子保护下死里逃生,到江宁隐姓埋名做了一名不为人知的盐商。
毫无疑问,当秦桧戳破了这个天大的秘密时,他的内心是怎样的震惊。在用冷水接连洗了几次脸后,才终于平静下来。与此同时,另一个念头却又在脑海中浮现了出来。
若是这般说来,这天下原本该是秦家的。既是如此,那就必须从仇人手中夺回来,为祖上报仇雪恨才是。
当时的秦桧并没有发现这个念头是怎样的可怕,而也正是在这个念头的支撑下,他一路发奋读书,直到进士及第,官拜太学学正。
和有些人的那种冲天一怒手刃仇家的做法不同,秦桧的性子向来深沉。为了取得当权者的信任,他先是以绝对忠臣的面目出现,不仅屡次上书给圣上宋徽宗出谋划策,甚至在金军南下的情况下也力排众议坚决北伐。甚至数次在朝堂上当众顶撞那些主和派臣子,将话说得掷地有声、慷慨激烈。也正因为这种种表现才取得了徽钦二帝的信任,使
接下来的复仇大计能够顺利得以实施。
虽说人总会怀着美好的想象,可有时苍天就是爱开玩笑,总是在不经意间捉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