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竹君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只是从桌上拿起茶杯喝了口茶,放下茶杯才又继续说道:
“如今你既已晓得事情的真相,又当如何权衡?”
李思云愤慨的拍了下桌子:“还能如何?自然是为师父报仇,让赵构老儿血债血偿。不,不仅是师父,还有岳家的账也该一笔清算。”
说完,她便站起身来,脚步匆匆的向门外走去。然而,就在脚即将踏出门的刹那,又被裴竹君叫住:
“师妹不该如此莽撞。”
李思云停住脚步,不解的转身看向裴竹君。在她的注视下,对方缓步走了过来。
“师妹说得没错,赵构那厮着实可恨,是该将其锄之。可你有没有想过,如今康王登基不久,根基还没立稳,你若此刻动手必将会引起新的祸事。若是那时秦桧老贼趁乱夺权,朝野纷争事小,只怕会连累整个大宋百姓。到那时,师妹可就成了全天下的罪人,切不可因小失大,乱了分寸。”
裴竹君的话瞬间让李思云安静了下来,师姐说得没错,杀一个赵构容易,可倘若因为杀他导致天下大乱,那她即使万死也难辞其咎。可若是不杀,任凭其只手遮天下去,自己心头的恶气又属实难平。何去何从,倒真的让人纠结不已。
“师妹心中自有天地,不必为眼前之事所扰。”
裴竹君见李
思云这般纠结,便又继续说道:
“依我看,如今康王立业未稳,你还需多多策应。等到日后大局已定,再作决定不迟。”
“师姐说得对。”李思云感激道,“方才是思云冲动了。不过这笔账我会牢牢记住,等到日后时机成熟,自会寻那个人讨回来。如今既已知晓当年的真相,那我明日一早便赶回临安。师姐,咱们日后再聚。”
裴竹君微笑的看着李思云,目光中满是赞叹。时间过得可真快,当年那个紧紧跟在她身后的小姑娘竟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叱咤风云驰骋江湖的女侠。她坚信,对方一定会不辱师命,重新将玄武门发扬光大。
是夜,寝殿,微弱烛光中,赵哲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着。不知为何,这几日,那封在唐王府看过的书信总是一遍遍的出现在脑海里,那上面的字迹总会让他想起那个被尘封在心底里的人,果然应了那句不思量自难忘。
不知道过了多久,赵哲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梦境却不经意的出现在了眼前。
海边,李思云穿着一件白袍远远的背对着他站在礁石上,任凭巨浪一次次拍打礁石,仍是一动不动。
“疯婆子......”
由于距离远,赵哲先认真的辨认了半晌,待确定对方的身份后,笑着疾步跑了过来。怎知刚到李思云的身边,便被其用冰冷的剑身逼住了下颌。
“疯婆子,你这是做什么?”
“康王,不,圣上
,当初你父皇强行拆散咱们,如今你又来找我做什么?”
李思云冷冷地说道,丝毫没有往日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