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士程长叹一声,感慨的说道:“想不到康王兄竟有如此义举。”
“义举?”赵伯麟无奈的笑了笑,“是,你说得没错,不过要我说来,之所以寿王如今敢对他这般,与此事倒也不无干系。”
“那又如何?”赵士程一挑剑眉,“常言道,得道者多助。纵使寿王手段再高明,有咱们全力相帮,康王兄最终也会实现抱负的。”
说着,他用双腿一磕马腹,小跑着向前行去。也或许是马通人性,此次就连马儿都一改方才的疲累,跑得格外欢快。
赵伯麟望着赵士程的背影,眼见其即将到达城门,便也转身叫上宋兵继续前进。不多时,众人便到达了目的地。
此时,赵士程正在绘声绘色的向赵哲和李思云讲述着在开封府的所见所闻。随着他音调高低起伏变化,后者也融入到了情境中,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李思云,更是用手拉着赵士程,一个劲儿好奇
的问着。
见众人到来,赵哲和李思云立刻来到了赵伯麟的面前。
“唐王,一路辛苦。”
赵伯麟见赵哲伸手拉住马缰,连忙翻身下马,笑着答道:
“康王言重了,这不过是伯麟分内之事。能够为朝廷分忧,纵使辛苦亦是应当,又怎敢遑论其他。”
赵哲点了点头,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来此番前往开封府抗灾,对于二弟的内心来说确是一次难得的磨砺。
在将宋兵送回兵营歇息后,赵伯麟便按照事前约定与赵士程一道来到康王府。
康王府水榭,众人团团围坐在石桌前。此次除了赵家三兄弟、李思云与郑儿,化名山义的周必也特意前来与大家相聚。
“看来你们此番的确吃了不少苦。”
在听赵士程将开封府的经历讲述完后,赵哲起身依次在众人面前的酒碗里倒上酒。
“不过人生本就该活得波澜壮阔,只有这样才算精彩。想来你们有了这次经历,日后为人行事必然会有一番蜕变。”
“那是自然。”赵士程笑着说道,“康王兄放心,士程与唐王兄一定是你的左膀右臂。”
“王兄方才说到蜕变二字,要本王说,此番变化最大的当属小仪王。经历了抗灾之事,原本那般内向的性子都变得外向起来了。”
赵伯麟话音刚落,在座众人登时开心大笑。
“你二人有所不知,若论变化大,除了仪王还有周兄。”
赵哲边说边看向周必,
“你们有
所不知,如今山义先生可是父皇的心头好,不是大事小情要占卜问卦,就连重要国事也要参考周兄的想法。如今朝中上下何人不惧怕周兄三分,就连一向只手遮天的秦太师位置也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