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中短篇小说?包国维新作!(1/2)

包国维,能否被称作是一代文豪?

从前,尽管外人再做什么吹捧,包国维也从来在内心保持着克制,作为一名靠着文抄公起家的作者,他从一开始,便不觉得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作家,更不要说什么一代文豪了。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依靠着脑袋里面强大的数据库,包国维不仅拥有了强大的记忆力,更是有着远超常人的学习能力。

在拜师章太炎的同时,他也在熟悉各种文学著作,在一边“创作”后世经典作品的同时,加入一些自己所希望带给这个世界,完全不同的东西。

也算是,包国维穿越一回为家国天下,做出的一点贡献。

从《我有一个梦想》开始,再到现实主义小说《活着》,包国维在依照原著内容创作的同时,也开始加入属于自己的东西。

老实说,按照严格意义上来讲,《活着》与《我有一个梦想》都算是后世原著的同人作品。

更不要说后来的《枪炮、病菌与钢铁》还有《教父》了,那更加只是借助了原著的框架,朝着其中加入了自己的东西。

某种意义上来说,包国维如今的文学创作水平,已经有脸应承下“少年文豪”这个称呼了。

如若不然,他也不能面对众多大师,都能够做到侃侃而谈。

“反应现实,激发国民向前。”

这句话出自刘半农先生的来信,寄信地址乃是“沙滩后街55号国立北平大学文学院寄出”。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包国维的眉毛挑了挑,他自然知道这位刘半农先生,在信件中话语的意思。

乃是告诉自己,不要浪费自己的才华,多去书写一些反映现实,有益于社会的小说,而不是类似于《射雕》《教父》这样的消遣之作。

老一辈大师,于认知上总是有着一些局限性,可包国维能够感受到,他们对于自己孜孜不倦的关怀。

这样的信件已经不是第一次收到,信中的语气大都温和,没有咒骂,只有出于一个长辈的关爱。

甚至还有一封来自于赣江省大山中,一位忠实读者的来信

“这个刘半农是谁啊?我倒是觉得教父和射雕这类的小说,很是不错,这些书呆子只会写一些看不懂的东西。”

曹晏海的文字水平只是在能看懂之上,而他的认知,就代表着广大普通读者的认知。

但包国维还是解释说道。

“刘半农先生乃是白话文运动的先驱之一,也是在北平大学最早创立汉语声调的专家,我看过他的几篇作品,大都是关注民生百姓,这位先生是值得尊重的。”

听到包国维的介绍之后,曹晏海稍微对于刘半农有些改观,他不免好奇地询问说道。

“师父,你想好了后续的小说如何写了?写的什么?”

包国维指着信件上面的文字,笑着说道。

“我刚刚提到了,中心主旨便是这个。”

这一次,包国维想写一些不一样的。

“啊?”曹晏海摸着自己的大脑袋,显然不是很懂的样子。

包国维并没有解释,而是将一打最新的报刊杂志,全部扔到了垃圾桶之中。

“自从金陵有了动作,将陈德征这头疯狗放出来后,市面上的作品就没有什么可以入目的。”

包国维早就从《时报》那边得到了消息。

对于张景昌的请求和担忧,他面上信心十足,让对方放心,实际上也在想一个对策。

他如今的影响力,的确是不俗。

可洋人并不可能,在这件事情上帮助他们,即便是再喜欢包国维的美国人,对于这种于自己无利的事情,也不可能去做。

洋人心里门清的很,从来都是利益至上。

政治界的影响?市长张群的确对他赞赏有加,甚至还留下了联系方式,让包国维有事去找他。

但包国维不可能天真,因为这种事情去求张群。

他很明白,在陈德征背后站着的乃是常凯申,找张群一点用都没有。

至于常凯申那边?

这个人素来说话不算话,从前推崇自己的作品,转头又开始封禁,可谓是两面三刀的典型人物。

那包国维还有什么可以倚仗的力量。

想来想去,也只能是广大的读者了,芸芸众生的力量。

“所以我想写一部作品,唤醒所有人的斗争意识!”

包国维握紧了拳头说道。

如果说《活着》,告诉所有华夏人,咱们从来便没有什么劣根性,坚持与抗争乃是华夏人自古以来的主旋律。

那么他的这一本新书,就是要告诉所有人,唯有努力抗争,唯有跟命运的风暴说不,才可以真正取得胜利!

“好!就该如此!如今市面上都是什么东西,许多曾经受人敬仰的大师,都受到了攻讦,他们的文章纷纷消息在报刊杂志上。”曹晏海自从跟随了包国维之后,也对于这些大师有了了解。

知道了详情之后,他也是气愤万分。

“周树人先生险些被这个陈德征给抓了去,还好师父你安排了他在租界的住处。

还有林玉堂先生,与周树人先生一般,在报纸上受到众多攻讦,如今还有一群暴民在门外堵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