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吾所说的户帖,乃是洪武三年时,朱元璋下令弄出来的东西。
各种条件并不成熟。
并且觉得他们占了不少的便宜。
来帮助那些人一起做事,共同抵抗朱元璋派遣去的,清丈田亩的人……
地是好地,还是坏地。
如今的大明,除了收取田亩税外,还收取人头税。
只是一句话说出来,就令刘三吾压力骤增。
但是,在他们如此想着的时候,朱元璋很快又说出来了新的话,进行了新的人事任免。
已经是让他们很多,都浑身难受了。
又听朝臣说了一阵之后,态度强硬的他,口气忽然之间就变了。
朱元璋望着刘三吾出声询问。
大明并不稳定,操之过急反而会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变故。
只在江西一地先推行好了。
这些人,一个个看起来精明。
接着开口道:“陛下,事情做事太大,牵扯众多。
只是让人自愿填写,家里几口人,几亩地。
但他所表现出来的气势,却让更多人越来越心惊。
对此,他是一点都不意外。
再加上那个时候各种条件都并不成熟,还有着很多的事情要做。
不然真的把皇帝给逼急眼了,真的要不顾一切的,在全国范围内直接开始清丈田亩。
“命蓝玉为总兵,领龙骧两卫,去江西那边,节制江西全部兵马!一起协助刘琏清丈田亩,并打击盗贼!”
上面记载的各项东西,都不详细。
“哪里不妥?”
这样的消息说出之后,一下子令的原本不少还在暗自冷笑的人,笑不下去了。
有着诸多的不自由。
在这种情况之下,朱元璋重提这事,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想要反对!
朱元璋这家伙,肯定会铁了心的做这事了!
实际上,很多都是落入到了他的圈套之中。
从全国的范围,缩到了江西这一个地方。
就是一个彼此之间,进行妥协的事儿。
朱元璋望着众人,说出了这个决定。
现在是我大明了,不是蒙元!
也没有相应的经验。
对于地方上的掌控,还是远远超过元朝的。
如此也方便,咱处理政务,掌控国家。”
毕竟如今的皇帝,和之前已经不同。皇帝连丞相和中书省都给废了,大权在握。
刘三吾终于是忍不住开了口:
但是,从皇帝方才的那些表现当中来看的话,皇帝开始时,是真的下定决心,要把这件事儿推广全国的。
这以此为根据进行统治的话,着实不太行。
这可不仅仅关系到统治,还有一个更为切实的事儿,那就是收税。
毕竟,这是真正的从他们身上割肉。
而是今后,都得交这么多税。
朱元璋想要在那里来个硬碰硬,可并不太容易。
尤其是听说皇帝任命刘琏担任江西布政使,在那里度田的工作由他来牵头,进行主持大局后。
不到万不得已,这样的一步不会有人想要轻易的去走。
而且,江西那边,除了官商士绅地主等诸多的人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庞然大物,那就是龙虎山。
因此上,会有如此多的人跳出来进行反对。
其实说真的,不少人心里面对此还不太满意,觉得最好是不清丈田亩。
他一开始的时候,所想的就是先把清丈田亩的事,在江西一地进行推行。
朱元璋暗自留意着众人的反应,感受着氛围。
很多人都反对。
不过,朱元璋对此却并不满意。
可以说,如今江西那边最大的地主,便是龙虎山,以及下辖的诸多道观。
朱元璋显然并不满意户帖制度,想要更进一步的掌握地方上的实际情况。
他们的反抗,会让皇帝难受,可他们自己也一样不会太好受。
他们这里,在今后也并非不是可以,在那边暗中用一些力气。
听到朱元璋所说的话后,更多的人站了出来。
开始从各方面论证分析,如此做的不恰当之处。
这再正常不过。
一步一步的来。”
朱元璋看着这些人的反应,不由暗自笑笑。
想要竭尽全力的让皇帝,打消这个念头。
如今朱元璋当了皇帝,规矩特别的多,给他们拴上了很多的链子。
若冒然行事,必然会令得很多人心中为之恐慌。
掌权的这些事儿,很多他已经看明白了。
放弃清丈田亩。
记载的又太过于笼统,根本没有写这些地是好地,还是坏地。
他要是满意户帖制度的话,那也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再清丈田亩了。
很多人都有话想说,却没有一个开口,都在沉默着。
当年弄户帖时,朱元璋不是没有想过一步到位,直接清丈田亩。
那才是最难搞点的。
只是在一地,那这事就必要再进行反对。
听着众人在这里不停的辩论。
越来越觉得要坏事。
在朱元璋说出这话,原本还有不少心里面很是开怀的人,一下子就笑不出来了。
不少地方山很多,最适合聚众造反了。
现在,已经让皇帝做出来了一个,特别大的让步了。
他们就会同意。
有些人,习惯性的会想要和你讨价还价。
上面很详细的记录了家里面有几口人,住在哪里等事情。
觉得皇帝肯定会强硬的推这件事。
他们自然要见好就收。
江西出身的官员也不少。
而且,所涉及到的利益,又着实太多了!
不少朝臣之间,彼此交换眼色。
听到了朱元璋所说的话后,这些朝臣,除了少数,在此之前已经得到风声的人之外。
所以,朱元璋经过一番的考虑之后,就说先弄一个户帖出来。
觉得这一次的事情,只怕没有办法善了。
居然敢干出来的这事儿?
他这是真不当人!居然敢派遣蓝玉,去干这事!
直接把京营里的两卫,都给派遣了过去!这可是一万实打实的精兵!站战力在整个军中,都是拔尖的!
还可以节制江西全部兵马,全力配合屯田!
朱元璋想造反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