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是必然的!」
「韦后集团倒台之后,大唐迎来了短暂的平静。」
「但随后,比她们更有权谋也更具城府的太平公主又崛起了。」
「身为武则天的女儿,在某些方面,太平公主比武则天更强。」
「这个时候,李隆基与姑母之间的关系决裂了。」
「自从李隆基当上太子后,太平公主也渐渐感到了严重的威胁。」
「太平公主最开始不反对李隆基当太子,是因为她将李隆基看做是个年少气盛的毛头小子,她以为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完全可以驾驭。」
「却没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隆基当上太子后,大有一副与她分庭相抗的架势!」
「于是太平公主决定把李隆基从储君的位子上拉下来。」
「对于驾驭不了的人,太平公主选择毁掉!」
「随后,太平公主便四处散布谣言,细数李隆基的过错。」
「自此以后,李隆基和姑母的明争暗斗就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
「李旦终于意识到,形势再这么发展下去,大唐的内部就要再发生一场政变。」
「于是李旦决定提前退位,让李隆基来当皇帝,彻底断绝太平公主想要称帝的心思,来终结掉这场围绕大唐几十年的纷争。」
......
大秦。
看到这里。
秦始皇的心又悬了起来。
此时的李隆基应该有足够的实力来摆平称帝路上的障碍了吧!
......
大汉。
刘邦眉头顿时皱起。
不是吧,还来?
差不多行了,你们有完没完了!
李隆基这马上三十岁了你们还在内斗?
......
大宋。
赵匡胤兴奋的搓了搓手。
“她来了,她来了,她向着作死的方向走来了!”
“啧啧啧,真是可惜!”
“也不知道老李他们看到这里是个啥表情!”
“哈哈哈,肯定气坏了!”
“不但儿媳妇想当皇帝,女儿也想当皇帝!”
“只可惜,这大唐的皇位,只有一个。”
......
隋大业年间。
杨广顿时来了精神。
“哎呦,还是金榜最懂我...”
“我想看啥就来啥!”
“吃瓜吃瓜!”
杨广干脆离开龙椅,搬了个小板凳坐在殿外,与此同时,手里还不忘记抓一把五香瓜子!
......
「终于,一个契机到来,那日天上出现了预示除旧布新的星象,李旦终于下定决心,正式下诏退位。」
「至此,二十八岁的李隆基终于登上了天子宝座,但此时,有一部分权力仍在李旦和太平公主手中。」
「那时,李隆基还没有做好与姑母直接正面相抗的准备。」
「这也正合了太平公主的心思。」
「先后经过一年的争权夺势,李隆基太平公主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一开始,大唐朝堂上有七个宰相,其中有四个是太平公主的人,三个是李隆基的人。」
「经过一番努力过后,李隆基成功将自己的三个宰相变成了两个宰相...」
「又过一段时间后,李隆基更慌了,因为他发现太平公主的势力已经延伸到了禁军之中。」
「在大唐,显而易见,谁掌握了禁军,谁就能控制皇宫,进而夺取帝国的最高权力。」
「此时,太平公主的势力达到了顶点!」
「这个时期,大唐朝堂之上风起云涌,随时有变天的可能。」
「该来的终于来了,暴风雨前的宁静之后,又一次政权变动将会席卷唐王朝。」
「李隆基得到消息,在这一年的七月初四,太平公主决定发动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