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家里所有人,除了简瑶,其他人都像林嘉琦说的,如果放弃工作去做个体户牺牲有点太大了。
九十年代的下岗潮,下岗的多是工厂的流水线工人,政府工作人员没几个被辞退的。
周兴国这样的技术工人,十年后如果他成了高级技工,工厂不可能辞退,就算一个厂子辞退了,去另外一厂子应聘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如果不想在给厂子打工,自己收拾一个门脸搞个体,不管在哪里都能很快扎根下来。
归根结底,是周兴国的自身竞争力高。
简瑶的竞争力比较一般,工作可替代性强。
简瑶提前买断工龄出来做点小生意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所有的兄弟姐妹当中,不算周兴家这个剑走偏锋的,也是周兴国这个小家相对弱势一些。
孩子现在还小,咱们的父母身体也康健,用不着操心,但是十年后,二十年后呢额?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需要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嘉琦,我不想你嫁给我这么多年,老年还要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
周兴然既然选择在平城定居,自然不想三个孩子以后因为生活困顿再回到老家生活。
三个孩子在学业上花不了多少钱,大概率就是在平城的几个学校打转儿。
如果孩子要出国读书,那是一笔大开销,但这几个孩子读大学、研究生的年纪,出国还很困难。
就算真要出国,也是通过国家出去,学费什么的不用担心。
还有三个孩子的嫁娶问题。
他们现在住的这个小院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家里只有他们六个人,那可以一直住下去。
如果三个孩子都在这个小院里嫁娶,和他们的对象、孩子一起住在这里,那将十分拥挤。
所以,还要准备一笔买房钱。
要做的事情有这么多,存款的来源只有他和林嘉琦的工资,怎么看都不够。
不趁着这个时机多积累一点钱,周兴然一时还想不出去哪里找到足够的钱。
上面这些都是为了家人、孩子做的准备。
重生一世,周兴然内心深处也有自己真正想做的生意。
第一创造两个实业品牌,一个跟人们日常吃喝相关,另一个跟工业沾边。
实业是经济的脊梁,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基础。
日常吃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连饭都吃不饱,谈何发展?
我国在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上存在很多关键技术短板,周兴然想要挑起其中一根细须,在外界虎视眈眈的盯梢中,撑起一个小角。
听起来像周兴然在痴心妄想、白日做梦,但谁说白日做梦不能成真?
第二和汽车沾边。
在汽车厂工作这么多年,与汽车亲密相处,周兴然对汽车这个行业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不在这个周期的行业里做点什么、留下一点迹象,感觉会很遗憾。
可惜,不管是上面哪一条,都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撑。
意念无法将脑海里的金山变成现实,行动却可以。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抓住每一个小机遇,就会迅速收敛大量的财富。
嘉琦,这个钱不是全动,我也怕投资失败,我们多年的辛劳都打了水漂,我只动一半,就这张。
周兴然挥了挥那张存款少一些的存折。
只动这一张,即使失败了,我们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如果心里害怕,不想再来第二次,剩下的钱也够我们将孩子好好养大。
嘉琦,你想赌一次吗?
林嘉琦听周兴然说完,感觉将坐半天的身体有些冷,于是躺回了被窝,还拉起被子盖住了半张脸:这件事先等等,我需要好好想想。
然后,不再说话了。
周兴然知道这是结束夜谈的意思,周兴然也不逼她。
让谁拿出百分之五十的资产去投资,都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周兴然放空心神,他需要再好好琢磨一下自己的计划,争取一次成功。
如果这次不成功,对他打击也不小。
周兴然在心里把自己认识的人过了一遍又一遍,思考着谁能在此时给自己提供有效的帮助。
计划越发的清晰细致。
——
二合一章。